近来,有一个名词正成为社会舆论最关注的话题,不仅引得各大电视、广播、报纸争相报道,而且几乎每个小区都张贴其实质精神,打开互联网,有关此话题的文章更是成千上万。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怎样一个名词能惹来众人的关注,其背后是否有着发人深省的含义?“八荣八耻”,一个在胡锦涛同志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名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入这个社会的大街小巷、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中。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教育活动,意义非常重大。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无论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一个民族来说,道德都是其长足发展的根基。俗话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是最好的教育。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地学习并躬身践行“八荣八辱”,以此带动学生学习并把“八荣八辱”落实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首先要以身作则地学。“八荣八辱”虽然话语简单但内涵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八荣八辱”与老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老师在学习“八荣八辱”时与师德教育、与学习孟二冬等先进事迹结合起来,在学习上作好学生的表率。
其次要以身作则地做。学生是看老师是怎样做的不是看老师怎样说的,“喊出个口号不如做出个样子”。知行统一是德育教育的根本途径。有知只能说是知道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作,如果不践行,只能是口头上的高尚,行动上的矮子。老师要亲自实践“八荣八辱”,如老师在升旗时候要严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每个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在课外活动时候与学生一起活动等等,一个方面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帮助和引导,更重要是引领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里,我想引以例子,加以说明:
大家或许已经发现,最近,乱穿马路的现象正在减少。是的,这正是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种体现。新闻媒体中曾经报导过这样一则消息,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外地在沪女白领,因乱穿马路,后又不配合交警值勤,被处以10天刑事拘留外加50元上限罚款,事后其原来所在公司给予辞退,目前工作还未落实。此消息一出,引来各方争议,有人认为,罚得过重,而且并未有严重的刑事行为,口头教育即可;也有人认为,穿马路属个人行为,公司不能将其作为解雇理由。可见,大多数人还是对女研究生表示出了同情,但有部分激进思想的人主张,应将其驱逐出沪,免得丢上海人的脸……此话一出,又激起千层浪。我不禁要想,如果此事发生在教育工作者身上,那又该如何收尾?他的学生会怎么想、怎么做?他又如何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
教育既要有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主题鲜明的专题教育课程,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就那上述例子来讲,你要求学生不乱穿马路,那你的行为必须体现这一宗旨,而不是讲一套、做一套,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身体力行,亲身实践,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使学生从内心信任你、尊敬你、效仿你。然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言行总有偏差的时候,很多教师往往会忽略自身的自醒,而一味地指责学生。有时,不妨袒诚地与学生交流,反而能受到学生的理解。
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教师自我实践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