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会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道德发展存在的问题,近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内涵的精辟概括,是传统中华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凝聚与结合。
“八荣八耻”是针对现实社会道德发展问题而提出的,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发展来说,社会的激烈变迁使得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面临着多重问题。经济的发展,社会全面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在一些社会成员中,特别是在部分青少年中出现荣辱倒错的现象。处在观念多元、利益多样、职业自主、生活个性、结群多向的社会背景下,一部分青少年中形成了“新新人类”的另类价值。一段时间里,关于个别青少年另类价值和极端社会行为的报道屡见报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传统教育模式里,道德教育往往脱离了青少年的实际生活,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的实现,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贯彻中央“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坚持改革的思想,改变过去原有的道德教育形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在教师中也引起强烈共鸣,给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应加强师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生们基本上是一张白纸,身为小学老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授一些文化知识,也要以“八荣八耻”为准绳,从小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优良品德,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
诚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阶段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谈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很多人都会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概念,宽泛到无从落实。其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体现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
君不见校门前的人行道是行人闯红灯,车辆闯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每个小学生都懂的道理,可我们不少大人却偏偏不懂得。难道那些闯红灯的人真的不懂得这个道理吗?每个人或许都以为自己会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可是他们曾想过这样做的后果?是对法规的漠视,是对生命的不负责,是对社会道德体系的挑战。我国每年因行人乱闯红灯而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贪图一时之便利,就置道路交通法于不顾。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违法乱纪为耻,严格遵守法规,何以会频频出现行人乱闯红灯的事情?
其实,这样的小事中蕴含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要做到“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当表率”,我们就应该从这些小事做起。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为人师表,从我做起。
上海市少工委组织开展了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活动,策划制作一批图文并茂的“口袋书”,赠送给广大少先队员,帮助少先队员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同时,以“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系列活动为依托,组织一次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队会,扎实开展“组织一次学习活动、举行一次宣传活动、开展一次实践体验活动”等活动。
荣辱观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老师的事情,更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把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架起教学与德育的桥梁。比如,我们语文课学习《壶盖为什么会动》一文,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感受到瓦特从小善于提问,勤于思考,热爱科学。我适时向同学们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让学生明白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正因为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推动了整个工业的巨大发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样学生从情感上很容易接受。
胡锦涛总书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篇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献。全国上下都把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作为教师的我更要不断学习,认真领会,将这一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的点滴渗透,把“八荣八耻”落实、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