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辱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我们做了逾越人格底线和人文精神所禁忌的事,就觉得这样的事情和行为可耻、羞耻;遭遇到了逾越人格底线和人文精神所禁忌、作为“人”所无法接受的事实,就觉得是一种奇耻大辱。人有了知耻之心,无论做人、办事、从政,就会有所敬畏。顾炎武云:“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如果社会一旦失去廉耻,“则祸败乱亡无所不至”。龚自珍云:“士皆知耻,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康有为亦云:“人之所以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则无事不可为矣。”西方哲人康德也说,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人类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庭。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今天社会诸多价值观念评价标准的构筑与维系,它的深刻意义在于唤醒我们的耻感意识和罪感意识。它进一步要求对那些丑恶的行径,我们要丑其丑,恶其恶,罪其罪;对那些践踏底线的人群,除了法律相应制裁外,道义上还要口诛笔伐,使行为者自觉可耻、罪孽。当丑陋者有了羞愧难当之感、无地自容之感,当缺德者有了忏悔意识和负疚意识,当作恶者有了心惊肉跳之感,我们民族的道德和价值才会有整个的提升。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本身应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贯彻于班上荣辱观教育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应提高学生对“荣辱观”的认识。可以从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入手,先让他们知道“八荣八耻”是什么,可以通过朗诵、编写童谣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来牢记之。同时,还要结合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来深刻理解其内涵与精神实质。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的伦理底线就必须要孩子们铭刻心间。其次,应用先进典型来引导。从古至今,“八荣”与“八耻”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俯拾即是,通过这些典型事例加深和提高学生对“荣辱观”的认识。举行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让“八荣八耻”深入人心。再次,要号召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八荣八耻”,看上去好像很抽象,但做起来却非常具体。老师们务必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落实“八荣八耻”的精神。比如,要教育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可以从平时的升旗仪式的敬礼的仪态、唱国歌的高亢做起;要教育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可以从平时的节约粮食,吃干净每一粒米,不大手大脚花钱买零食玩具做起;要教育学生“以好逸恶劳为耻”,可以从认真参加平时的每一次大扫除做起;要教育学生“以违法乱纪为耻”,可以从平时的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做起,不做不利于学校的不文明的事,爱护学校的公物,上好每一堂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一句话,教育学生一言一行都要“知荣明耻”。
当然,作为“传道”之师,更应该时时处处,为人表率。要让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先做到;不要学生去做的,教师自己先保证不去做。惟如此,以“八荣八耻”为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