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殿堂的引路人。面对社会飞速发展,知识、观念更新的今天,我们又当如何胜任?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静下心来,进行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教不严,师之惰也”。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造就了教师神圣而威严的形象。教师即知识的权威,道德评价的权威。学生把教师看作一切美好的化身,社会也以规范者的要求来看待教师。
殊不知,在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教师根本不可能成为知识的全权代表,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更需要与学生平等、开放的交流,教学相长。而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单方面的被动的接受教育,并且其中需要改进的往往只是学生,这是不合理的,是不平等的交流,所以谈不上真正的沟通,盲目服从的学生永远生活在权威、老师的阴影里,成为知识的奴隶。同时,也导致教师为了更好的“师范”,而掩藏了真实的自我,塑造了完美而不可侵犯的形象,这无疑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筑造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围墙,也使教师受到了压抑。所以,教师应真正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身心健康、活泼、有个性的成长!
教师究竟应以何种姿态而自居呢?我想这是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今天的教育以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教师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最重要职责。正如卢梭指出,教育不在告诉人真理,而在于教人怎样发现真理。学生只有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显然要把“学习”的主体交予学生,要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个性自由发展、主动参与教育全过程,学生与教师享有平等人格,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教师还应始终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不仅有利于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而且也会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学习心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因此,教师要抛弃传统教育的枷锁,平等的看待学生、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建议者。以真实的人格、满腔的热情、高超的智慧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