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说:“无则道之本,所谓妙者也,有则道之末,所谓徼者也。徼妙并观,而无所偏取也。”他赞成“有”“无”并用,相辅相成。
一、“有为”而教
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产生创造的火花,才能有所作为。”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没有问题的学生肯定没有作为,但我们的传统教育从未鼓励过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反是抑制,甚至批评。
曾经听到过这样的对话,问授课老师:“您在这次比赛中能得一等奖吗?”教师回答:“那要看同学们配合得怎么样了。”这位教师一语道破了天机: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师的设计做出回答,教师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只是手段,渐渐地学生学会消极听课,或等待老师的自问自答,问题意识逐渐淡化乃至磨灭。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老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问题的深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并在新的认识高度上发现、提出新的问题为目的。这才是“有为”之教的真谛。
李政道博士曾这样概括治学之道:“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我们的教育应是做“学问”,而不该是做“学答”。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
二、“无为”而教
爱因斯坦曾给教育下过定义:“如果你忘记了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那么所剩下的就是教育。”他认为,一个好的教育,是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神圣的好奇心”是指探究事物的强烈的兴趣,以及在这探究中所获得的喜悦和满足感;“内在的自由”是指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而能进行独立的思考。
一个波兰男孩想学钢琴,但老师告诉他,由于他的手指太短,而且又粗又硬,他永远弹不好钢琴。
后来,他偶然遇到了伟大的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鲁宾斯坦送给男孩一种他一直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东西——鼓励。“年轻人”,鲁宾斯坦说,“你当然有能力学好钢琴!我认为你可以,假如你肯每天下工夫练习7小时。”
就这样,男孩开始忘我地学钢琴。许多年过去了,他的艰苦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他成为那个时代世界上最著名的钢琴家之一。这个男孩就是伊格纳齐·杨·帕德莱芙斯基,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政治家,波兰第一任总理。
鲁宾斯坦没有具体施教,只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用一句鼓励的话点燃了一个男孩内心深处的激情。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标准去“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重要的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它包括两层意思: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康德为教育的内涵定位于价值。价值是无法“灌输”的,它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无为”而教的深刻内涵也正体现在这里。当然,并不是要推崇教师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看似“无为”,实则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并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不断开辟未来、塑造自我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有为”。应该说,教师“无为”状态成就了受教育者“有为”的可能。
今天怎样当教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关注、去思考。因为,教育是与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事业,而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脊梁。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