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个天天吵架的家里 自述: 在我的家里,“怒”几乎占了生活的全部。从我记事起,父母之间就经常争吵,有时还会拳脚相加。真是应了那句话,“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十六年了,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 在很小的时候我在面对父母的吵架的时候,常常不知所措,只有躲在一边,一个人在泪水中度过。而大了点之后,一看到他们要开始吵架,我就开始逃到外面去,我会躲避一切我认为会给我带来痛苦的人。我很孤僻,不爱开口讲话,更不爱和人接触。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同学们都觉得我是个怪人,也没有人愿意和我交朋友。我怕我以后还会不会是正常人。 在家里,父母对我除了指责还是指责。要是动了怒,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就像炒菜时除了加盐还是加盐。长期以来,我一直生活在极度忧虑和恐惧之中,感到非常压抑。我特别担心自己有一天精神会不正常。 半年前,父母离婚了。看到别的同学有完整的家,我好羡慕。看到别的同学三五成群的走在一起,我更羡慕的要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没人要的丑小鸭,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没有哪个人喜欢过我。每次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拖着长长的影子,孤独的走着。天是灰蒙蒙的,我心里也是灰蒙蒙的。 cheleen点评: 生活在快乐、温暖的家庭是幸运的。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福份。为了能与父母和睦相处,或许你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家里仍然经常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你的心底里是否经常回荡着父母争吵的声音,是否以为自己的未来全都被吵闹的家庭涂成了永不褪色的灰色? 的确,如果能够生长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中,能够经常得到鼓励、关心和理解,你更有可能成为一个自信的人。然而,心理健康不是静止的状态,它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选择自己的未来。当家庭不能为你提供适合成长的氛围时,你要让自己的心走出家门,为自己寻找和创造有益的环境。 正当全世界心理学家用汗牛充栋的研究报告向世人宣称:一个人生长的家庭环境影响着他成年后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时候,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父母的行为对他们子女日后成人之后的心理特征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因为家庭内外的人际交往规则并不相同,在家里学到的为人处世的办法并不适用于家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同龄人的交往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然而,我知道,对你来说,拥有朋友是一件很难的事。你是不是为自己的家庭感到丢脸?以为没有快乐家庭就不配受人尊重?担心别人会因此瞧不起你?正是这种屈辱感使你远离他人。 其实,生活在吵闹的家庭中并不是你的错,因为主宰家庭气氛的主要因素是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性格。如果父母不加以努力,你作为子女是很难改变父母的。人们愿意与你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本人,而不是你的父母。如果你能分清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是你的责任,哪些是父母的责任,你就会少一些顾影自怜的重负,多一份坦然和自然。这些会有助于你结交朋友。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你得到理解和关怀,也将学会理解和关怀。 不要只沉溺于过去和眼前的沮丧,要把心思多放在规划未来,并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去做。比如你希望自己未来的职业是什么?这些职业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你现在要怎样努力?你希望自己未来过怎样的家庭生活?为此你要具备什么?多注意在那些幸福的家庭中,人们怎样做等等。当你这样做时,你会发现自己实际上是有能力改写过去、塑造未来的。 有时,让自己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看吵闹的家,你会对自己和父母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怨恨。如果把父母放在他们自己的生长环境中去理解,你会发现,他们也在努力成长。或许,他们比他们的父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个家族的完善需要几代人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肩上承担着完善家族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