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我们接触最多的,往往也是最有趣的测验就是人格测验。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能力上,还表现在人格上。在心理学上,人格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主题,它其实是代表了一个人的最综合的心理特征。所以,心理学往往是从评价人格开始来对人的差异进行研究。
不过人格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如果问什么是人格,可能就连心理学家也很难马上就给出一个解释来。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说到人格问题,如:“你是不是合群”、“这个人怎么样”等等,就是从个性或者从道德的角度来对一个人做出评价。
在测验时,心理学往往是从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性格、气质、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来对一个人进行人格评价。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人格测验,你会发现,测验中体现了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特征。你经常会遇到诸如:“在……情况下,你会……”这种问题,这就是在考察你在特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和他人不一样的行为,从这一行为来判断你是否在某一心理品质上和别人存在着差异。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有了对人格的测量。算命先生的看相,就是通过观察人的面部特征来确定人的性格和吉凶祸福。还有颅相学,也是通过触摸一个人的头骨来分析他的人格,认为某一个部位隆起就可以确定他是否具有与该区域有关的性格。但是这两种方法强调先天的作用,有宿命论的思想,所以已经被摈弃了。
心理学家高尔顿1884年提出了,构成我们行为的品格,是一种明确的东西,是可以加以测量的。他通过测量记录心跳和脉搏的变化来测量情绪,通过观察社会情境中的人们的活动来评价人的性情、脾气等人格特征。这标志着科学评估性格的开始。
而临床医生克瑞普林则是人格测验的先驱,他最早把自由联想测验用于临床,现在这已经成为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近几年以来,经过心理学家的努力,已经发展了许多科学评估人格的方法和技术。比如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问卷,罗夏墨迹测验等等,为人格差异的测量提供了科学的工具。
——摘自《心理测量学》,郑日昌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