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发展
吴中路小学有效教学研讨活动暨第四届学术节活动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有效实施新课程,回顾与总结我校近年来的成功经验,以点面结合、以论坛与研讨、展示与交流为载体,继续探索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营造学术氛围,形成群体效应,创建吴中教育特色。
二、主题
聚焦学科建设 构筑人才高地
研究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发展
三、时间
四、组织领导
总负责:朱良
具体负责:黄燕蔚 李礼清
协助负责:李红梅 王红霞 张红辉 季芳 俞旻 陈凤英 李庆芳
后勤保障:王永干
五、活动安排
第一板块: 展示与交流 ——推广数学重点学科经验 10月
目的:领会贯彻国家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数学中学科建设经验为载体,继续推动改进教研组茶馆式教研模式,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形成经验共同分享,从而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而成为一支学习型团队。
内容:1、学习国家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2、数学教研组建设经验介绍
负责:黄燕蔚
第二板块:研究与实践 —— 课堂教学活动 10月 11月
目的:利用“教学评比”、“教研组实践课”的平台,通过茶文化学科渗透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发现优秀教学苗子,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内容:1、教学评比、教研组实践课
2、茶文化学科渗透研讨课
负责:李礼清 教研组长
第三板块:学习与规范 —— 茶馆式研修 10月——12月
目的:通过“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方式,在梳理教师上课中的共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提炼出教师在“上课”环节中应特别关注的一些基本规范,更具有针对性。
茶馆式研修:1、学习“上课”规范,关注“讲授”的有效性。
2、 尝试分层作业研究。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同时兼顾到
学优生和中间生,也给他们创设自身的提高发展的机会。
(负责:李礼清 张红辉、季芳、俞旻)
第四板块:进步与成长 —— 教师风采展示 12月
目的:学校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热情,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素质。
教学展示:推荐老师参加区教学展示
校级层面举办家长观摩活动
(负责:黄燕蔚 李礼清 王红霞)
第五板块:反思与分享 —— 学术节活动总结 12月
目的: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一个回顾、总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交流汇报:撰写《我的有效教学故事》
教师的专业发展 ( 负责:朱良)
徐汇区教育系统第四届学术节校园学术节活动方案申报表
学校 |
吴中路小学 |
联系人 |
黄燕蔚 |
主题 |
研究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发展 |
联系方式 |
62706029 |
时间 |
内容 |
形式 |
地点 |
10月 |
展示与交流—推广数学重点学科经验 |
讲座、交流 |
学校 |
10-11月 |
研究与实践 — 课堂教学活动 |
听评课 |
学校 |
10-12月 |
学习与规范 —— 茶馆式研修 |
研修 |
学校 |
12月 |
进步与成长 —— 教师风采展示 |
展示课 |
学校 |
12月 |
反思与分享 —— 学术节活动总结 |
交流 |
学校 |
活动 简介 |
(用100~200字简要介绍校园学术节活动) 第一板块: 展示与交流 ——推广数学重点学科经验 10月 目的:领会贯彻国家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数学中学科建设经验为载体,继续推动改进教研组茶馆式教研模式,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形成经验共同分享,从而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而成为一支学习型团队。 第二板块:研究与实践 —— 课堂教学活动 10月 11月 目的:利用“教学评比”、“教研组实践课”的平台,通过茶文化学科渗透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发现优秀教学苗子,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第三板块:学习与规范 —— 茶馆式研修 10月——12月 目的:通过“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方式,在梳理教师上课中的共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提炼出教师在“上课”环节中应特别关注的一些基本规范,更具有针对性。尝试分层作业研究。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同时兼顾到学优生和中间生,也给他们创设自身的提高发展的机会。 第四板块:进步与成长 —— 教师风采展示 12月 目的:学校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热情,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素质。 第五板块:反思与分享 —— 学术节活动总结 12月 目的: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一个回顾、总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