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是一节课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合适的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适的导入,有承上启下,降低认识坡度、分散教学难点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猜一猜下面会出现什么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循环小数的兴趣。从图形顺利的迁移到循环小数的学习中。使学生初步体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一个性质。教师应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等手段,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提高自己。
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出循环小数之前,我让学生先自己对1÷3、11.56÷6、13.7÷11这三道题进行计算。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这三道除法算式的商的特殊之处:。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有一个或几个数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再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的给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与合作交流,创新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动脑、动眼、动口研究问题,获取新知。然后再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学生在思考、争论中发现新知,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成为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讨论与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最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循环小数的概念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但是我觉得在针对循环小数的重点“依次不断重复”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再出几道练习题,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增加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区分使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循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