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词为何不一样 2000-11-11 作者(来源):[暂无]
证词为何不一样
涉谷昌三
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曾写过《灌木丛中》一书。著名导演黑泽明导演过《罗生门》电影。这些对大家来说可能都比较熟悉吧。
在《灌木丛中》一书中,写的是灌木丛中发现了一具男尸,通过妻子、强盗以及男尸自身的道白(借助幽灵巫婆之口的),最后,知道他(她)们每个人都是犯人。芥川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两个人面前发生的事情,虽是同一事件,也会因目击者的不同解释,而得出不同的结果。所说的“真相”往往不一定只是一个。
在心理学上,用图来说明这类事情的叫“多义图形”。
如下图,“妻子与母”的名画就属于这一类。
请您仔细看一下,这幅画究竟画的是什么?有人一定会立刻答道:“当然是位年轻的姑娘。”还会有人说:“不对!我看她好象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婆。”
那么,哪个答案对呢?当然这两个答案都对。也就是说,这幅画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关键在于看画人怎样认为。如果您认为她是年轻的姑娘,那么,自然而然就觉得无论怎样看她都象位年轻的姑娘;反过来,如果您认为她是老太婆,怎么看她都象老太婆。
下面两图分别标出了她的重点部位,从标注的部位上看,说明由于观赏角度的不同,就会对画面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印象。
右图是一幅画有“豹与训兽师”的名画,仔细看,画中就会浮现出训兽师的形象。
您能看出来吗?
——摘自《人是最有趣的》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