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主的基本情况:
孙军,男,10岁,今年才二年级,来自安徽农村,在民工学校上过一年级,有着农村孩子的淳朴,也比较温和,与同学从来不发生争吵,但学习总是跟不上。
二、案主的背景情况:
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主要依靠父亲收废品维持日常生活,有时母亲做钟点工再贴补一点家用,钱少只能租一间披房居住在一起。
爸爸上过初中,只是日出晚归,无时间和精力去管教孩子,妈妈基本上不认识字,也不大会教育孩子,加上没钱供他读书于是很晚才上学,因此从小能够提供给孙军同学的家庭教育环境确实是很差的。
来到我们学校以后只会做一些抄写比较简单的作业,动作也很慢,尤其是前讲后忘,“遗忘”几乎成了他的专利,因此学习成绩总是“红灯”高挂。
三、诊断与措施:
在一般的农村家庭里,见识少的孩子智力开发晚一点那是可能的,但10岁孩子再不开发就不太好解释,出现那么明显“遗忘”特征现象的那更是少见。
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父母教育孩子能够投入的时间非常有限,特别是没有父亲的教育。
2、父母教育孩子能够提供的知识面是狭窄的。有这样一段话很是发人深省:妈妈不会教我,每天问我功课写了吗?不会写呀!明天问老师去。真是的、到了明天怎么敢问老师呢?不仅仅是作业的空白,长次以往的只是知识的空白、大脑的空白。
3、更深次的原因还在于缺乏与小伙伴之间的“碰撞”,没有“火星”的出现往往是孩子智力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他的活动空间就是家,听到的就是父母的抱怨声和责怪声。
采取了两条主要措施:
1、利用学校“家长学校”活动时机,进一步做好家庭思想工作,以改变家庭教育的观念,让父母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现在的家庭其乐融融,母亲操持家务,父亲辅导功课。
2、通过家访进一步增强家庭对学校教育的信任感,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与孩子的语言交流、要让孩子与周围的小伙伴多接触多交流不要横加干涉,要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一些书籍最好是能够带孩子到外面活动等。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孙军能够很好的融入班集体并与自己的同学密切的交往,作业也能够天天按时完成,最可喜的还是成绩上来了,都及格了。
四、反思:
消除“红灯”高高挂的的案例,再次说明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学校教育成功的基础在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成功又需要依靠学校教育的成功,只有构建好家、校教育的桥梁才能共同发展,并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断的培养和造就出健康的下一代,当然这一案例的侧重点还是在于家长教育观念转变以后所出现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