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间实验室,每到晚上便忙碌起来,这里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着梦的研究。他们发现每个人一个夜晚能做梦3~7次,可最多只能记得一次。 当受试者(通常是学生)睡着时,特殊机器记录下他们的脑电波和做梦时眼睛和身体的运动。令人吃惊的是做梦的人睡得很香。 研究人员注意到,一个人梦前通常会出现不安。当梦开始时,人身体放松,眼睛活动,就好像舞台上幕布被揭开,同时,机器指示梦开始了。如果用蜂鸣器唤醒梦者,坐起来记下他的梦,然后再继续睡觉,就可能做更多的梦。如果梦后立即醒来,他可能复述整个梦。如果让他继续多睡一会儿,甚至只要五分钟,这梦的记忆就可能消失。 人的睡眠不是一个单一的进程,而是慢波(约90分钟)和快波(10~30分钟)这两种睡眠阶段的反复交替。也就是说,每晚的整个睡眠过程中,以慢波睡眠每90分钟为一间隔,越近睡眠后期,睡眠的时间越长。一个人醒来后,能否叙述他所做的梦,这与他是从什么睡眠状态中醒来有密切关系。如果你正好从快波睡眠之中醒来,对梦境的记忆就会比较清楚;如果是从慢波睡眠中醒来,就几乎对梦境毫无记忆或感到从未做梦。 一般正常人的睡梦和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神经衰弱患者的失眠是不同的。前者是人们睡眠的正常现象,后者是由于病态而引起的生理变化。 怎样的睡眠才算科学呢?从睡眠所需要时间来说,一般实际睡眠时间是随着年龄增大而递减。初生婴儿实际睡眠时间需要20~22个小时;一岁儿童为14~15个小时;9~13岁为10~11个小时;青年为9~10个小时;成人为7~8个小时;老年为5~6个小时。起居无常或过多的睡眠不但无益,反倒有害,这样会使大脑昏昏沉沉,影响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兴奋水平。 有趣的是,一个名叫哈特曼的美国心理学家,在对睡眠进行一番研究之后,将睡眠时间在9小时或高于9小时的人称为长睡眠者,睡眠时间在6小时或低于6小时的人称为短睡眠者。通过对长睡眠者与短睡眠者的比较研究,他还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个性上的差异。短睡眠者一般活泼好动,勤勉,对自我感到满意,尽管他们雄心勃勃,但并不为能否达到目标而过多地忧虑,他们往往具有外向的、保持传统的特征,被认为是“纯美国人”。长睡眠者的个性特征不太容易分类和描述。他们往往是反传统的,富有批判性,内心怀有各种各样的意见,有些人轻度神经质,并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认识,常有一种不确定感。 哈特曼的研究还发现了长短睡眠者做梦的时间的差异。无论是长睡眠者,还是短睡眠者,每天晚上的无梦睡眠时间几乎相同,但长睡眠者的有梦睡眠时间却几乎是短睡眠者的两倍,这意味着长睡眠者的睡眠时间虽然不一定是短睡眠者的两倍,但前者的梦却比后者多一倍。 ——摘自 饮水思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