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路小学标头

                                                                         


doc
相关内容列表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常见传染病——猩红热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保护我们的牙齿
吴中路小学控烟工作实施方案
徐汇区吴中路小学开展第21个“世界无烟日”系列活动
关于做好2009年度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8学年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和学生平安保险工作的通知
 
 
 

当前备受关注的几种感染性腹泻
2015-04-23  作者(来源):[暂无]

l         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大肠杆菌吞入1000个以上就可使人感染,卫生检验部门检查食品、饮料、药品、水源中按大肠杆菌的数量来判别是否被细菌污染和作为污染程度的指标。据孟加拉国报道,某地婴幼儿每年可感染该细菌2次一3次,此菌也可引起成人腹泻,是旅游者腹泻病的常见病原体。在亚、非、拉和中东的不发达国家中,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往往导致婴幼儿慢性营养不良,而且该病病死率极高。据WHO报告,全世界儿童因致泻性大肠杆菌导致腹泻每年达4亿,<5岁儿童因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死每年达70万。

l         O157H7大肠杆菌肠炎:O157H7大肠杆菌肠炎的临床表现典型的症状是突发性腹痛、血性粪便、低热或不发热腹痛可呈痉挛性的剧烈疼痛,典型的粪便是血多、粪便少,可以是鲜血便,不典型的只有水样便有的有低热,发热仅约10%左右,其肠外表现可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且病死率高,达50%左右。本病的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防止病情恶化。1982年前,全世界很少有O157H7大肠杆菌肠炎发病,此后美、英、加拿大等国有散发病例和暴发感染逐年增多。1993年在美国有700余名儿童感染,51人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4人死亡;1996年日本暴发流行共9000余名儿童感染,数百人住院,8人死亡。WHO已把O157H7大肠杆菌感染列入新发传染病的范畴。我国1987年在江苏徐州首次发现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1999年-2000年江苏、安徽、河南3省交壤地区有暴发流行。河南省报告352头家畜、家禽病原菌携带率25 .9%,其中山羊达30 .4%;某县发病35例,并发急性肾衰竭32例,死亡28例,病死率高达87 .5%

l         霍乱:是由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先泻后吐,多为无痛性腹泻,无里急后重,一般不发热,典型大便为米沦样或无色透明水样,无粪臭或稍有鱼腥味严重病人排便次数频繁,泻出量多,脱水明显,严重者可有体液和电解质紊乱,如延误治疗会造成死亡。霍乱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有数十万人或数百万人患病,死亡数甚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对生活、生产、旅游及国家的外贸、交通运输,甚至社会安定造成影响,为国际检疫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管理目前我国霍乱呈散发并逐年有下降,但仅2001l月一6月统计,发病波及12个省市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提出以霍乱为重点的全国腹泻病防治工作,由全国腹泻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向卫生部提出《对今后我国以霍乱为重点的腹泻病防治工作建议书》,重点要加强对霍乱的监控。

l         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全世界每年患轮状病毒肠炎的儿童超过1 .4亿,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患该病而死亡的儿童达87万。临床主要表现,早期短暂轻度的上呼吸道症状后迅速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常先呕吐,有的呕吐与腹泻同时出现,又称轮状病毒胃肠炎。腹泻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常伴腹痛、腹胀、肠鸣和一般性脱水。重度脱水者常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暴发型可迅速脱水,进展快,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l         副溶血性弧菌性肠炎:目前已报告有副溶血弧菌肠炎的国家有日本、中国、澳大利亚、印度、美国、越南等,以日本和我国分布最广,发病率最高。我国的上海、北京、浙江、福建、贵州、江苏等地区均有报告。副溶血弧菌肠炎与直接或间接食人和接触海产品有关,肉、禽、咸菜和凉拌菜亦可引起,这主要由污染所致。副溶血弧菌已成为夏、秋季感染性腹泻的常见、重要病原菌。

l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在艾滋病(AIDS)的病程中常累及胃肠道,约有30%80%的艾滋病患者有腹泻表现,腹泻的原因有感染性或非感染性。AIDS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病程反复迁延,有潜在的致死性。

 

感染性腹泻概况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肠道寄生虫等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流行广泛,是当今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每年发生急性腹泻的约为7.510亿人次,平均每人每年296次。因腹泻而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每年约500万,平均每分钟10人。这个问题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未完全解决。至于我国的情况,由于卫生基础薄弱,地区差异大,加之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尚不够发达等影响,感染性腹泻始终是人群发病率最高,流行面最广,影响生活生产严重的一组疾病。根据北京儿科研究所等单位的调查结果估计,我国5岁以下儿童每年发生腹泻者的1.7亿人次;根据一项国内21省市腹泻病防治现状入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每年约8.36亿人次发生腹泻,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

在病种分布上,尽管各国由于地理环境、生活饮食习惯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从全球总的情况分析,仍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为最重要,甚至常居各病发病率之首。特别是由志贺氏菌、轮状病毒、大肠埃希氏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及霍乱弧菌等引起的腹泻最为普遍。至于由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腹泻,据报告也有数十种之多,但以阿米巴痢疾和贾第虫病更多见。此外,近年来由河弧菌、拟态弧菌、耶尔森氏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冠状病毒、肠腺病毒以及隐胞子虫等引起腹泻暴发或流行的报道也不少见。

近年来,新的肠道致病因素不断出现,19933月报道的南亚多处暴发流行的一种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经研究认定是一个未被认识的O139血清型;1992年~1993年在美国西部8个周暴发流行的第四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共发生500多例病例,感染该菌可造成出血性腹泻,2%~7%的病人继而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死为3%~5%.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多因喝生牛奶或吃快餐食品中的汉堡包。由于牛肉馅受到绷菌污染,烹调加热不够,而引起食物中毒。在艾滋病(AIDS)的病程中常累及胃肠道,约有30%80%的艾滋病患者有腹泻表现,腹泻的原因有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艾滋病初常以不明原因持续腹泻为首发症状,随着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常见病原和机会性病原乘机而入,加上某些非感染性因素混杂,使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病程反复迁延,有潜在的致死性。

由于感染性腹泻不仅每年夺走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儿童生命,而且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和成人劳动生产力损失的重要因素,因此,WHO于早在1978年就提出全球腹泻病控制规划(CDD),动员人类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卫生服务与科学研究。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预防要从源头抓起,要切实注意饮食卫生。在选购非包装食品及原料时,要通过看、闻、摸、尝等方法,检查食品的色、香、味、形,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尽量选购新鲜和感官检查正常的食品。另外,采购地点要选好,国营商场、超市以及信誉和管理较好的集贸市场选购食品能得到更好的保证。切勿贪图便宜和方便购买腐烂、变味、变色和手感不正常的食品,更不能捡拾来源不明的食品。

应掌握必要的预防和加工方法:

加工前彻底剔摘和清洗。水果、蔬菜等出现腐烂以及发芽或变绿的土豆,除剔掉腐烂部分外,还应至少多去掉1公分左右看似正常的部分;所有的原料应先洗后切,以减少营养成份的丢失;为去掉农药残留,可以通过水泡半小时,或者洗干净后再用水冲两遍或者用温水冲洗等多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农药、寄生虫等污染成份。

新买的散装生肉()一定要用温水冲洗后再加工,不要凭感觉认为干净就直接使用。

肉食、水产品要烧熟煮透,杀灭其可能污染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在操作时,切块要尽量小,冷冻的食物提前彻底解冻后再加热处理。

加工生吃的蔬菜水果要用单独的工具、容器,不要与生鱼、生肉类食品混用。

处理剩余食品方法要正确:冰箱内冷藏室存放的熟食品超过24小时就要重新加热后再食用,做到烧熟煮透,对超过3天的容易腐败的食物最好废弃。室温(1535)下存放的易腐败的熟食物超过4小时后彻底重新加热,超过8小时最好废弃。

对患有肝炎、伤寒、痢疾、活动性肺结核以及不明原因的腹泻病人使用的餐具,要用80以上的热水冲洗或采用其它消毒方法消毒。

及时处理和清洗加工、存放过食品的工具、容器。

 

  

夏 季 预 防 肠 道 传 染 病

                     摘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宣传

随着夏季的到来尤其是进入伏天以后,患肠道传染性疾病如痢疾、肠炎的人多了起来。
  从总体来看,今年的疫情和往年比无明显上升。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以用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两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概括。对肠道传染病来说,其发生与否和传染源的数量、类型,苍蝇等媒介生物的孳生情况,人体抵抗力状况,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个人卫生意识、综合卫生条件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其中每种传染病都有自身的流行特点,准确预测疫情是很困难的。从目前情况看,今年淮河流域发生水灾,可能使肠道传染病的局部发病数有所增加,个别省份也有局部的暴发和流行,但总体来看,和往年无明显区别。
肠道传染病容易病从口入
  夏季胃肠道传染病多发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夏季气温较高,适合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一些媒介生物如苍蝇等大量孳生,可将病原微生物携带到食品上,引起疾病传播;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出汗较多,为补充水分,需大量饮水,饮水过多会冲淡胃液,使得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肠道致病菌容易进入人体并迅速繁殖;夏季人们爱生吃瓜果,如不洗净而污染病菌,人吃了也容易得病。
肠道传染病的共性和个性
  夏季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肠炎和食物中毒等。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多有腹泻,就是拉肚子,还有腹痛、呕吐等,有的还有一些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虽然这些疾病具有胃肠道症状这一共性,但每种疾病的又各有特点,为了使读者对这些疾病有较为具体的认识,任主任对常见的三种疾病做了介绍。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痢疾杆菌后数小时至7天,一般在1—3天内即可发病。痢疾杆菌从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生活接触、被污染食物、水源或苍蝇等方式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除了感染因素外,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原因均有利于菌痢的发生。一旦水源和食物受到痢疾杆菌的污染,容易发生暴发和流行。值得注意的是中毒型菌痢多见于儿童,起病急,痢疾杆菌随污染食物进入体内几个小时就可发病,病情在几分钟内便可急转直下。病势凶险,大多以突发高烧或超高热(42℃)起病,继而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和中毒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常导致死亡。不少患儿腹泻症状比中毒症状出现晚,且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感染霍乱弧菌后一般1—3天内即可发病,短则数小时内发病。霍乱发病较急,病人突然发生腹泻,继而呕吐,一般不发热,随着排便次数的增多,粪便由稀薄黄色转为水样便,甚至淘米水样便,少数病人可有血水样便。病人一般不伴腹痛。当吐泻引起脱水时,病人表现出一系列脱水症状,如皮肤皱缩,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深而快,尿量大减等。霍乱的传染源是霍乱病人和带菌者。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含有大量病菌,一旦污染水源、食物、餐具和手,就可造成本病的传播。苍蝇、蟑螂等也是传播本病的媒介。此病极易迅速传播,造成流行,历次大的流行多与水源污染有关。病人的粪便排到一些水源,如河水及海水中,如没有煮沸便饮用这些水,或生吃水中的海产,便有机会感染霍乱弧菌。霍乱弧菌在咸淡水均能生存,而且生存时间颇长,因此,夏季吃水产品时要特别注意。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症状主要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副伤寒症状与之类似,但病死率比伤寒低得多。伤寒主要通过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和水,及经接触传播。传染源为发病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包括无症状者以及病愈后症状消失,但未经彻底治疗,体内仍有病菌存在的人,这些人由于没有临床症状而被忽视治疗,还可以继续排菌,从而污染食物和水,造成传播。大多数病人愈后排菌逐渐减少至消除,但有少部分病人可持续3个月以上,个别甚至终生排菌。因此对伤寒、副伤寒病人的治疗应强调彻底。
  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和水未经彻底加工灭菌,比如吃凉拌菜,喝生水,是感染伤寒、副伤寒最常见的原因。通过水源造成暴发流行的较多,主要是饮用了河水、湖水、池塘水,以及集体供水管道如自来水管破裂或消毒不严,被伤寒杆菌污染而引起暴发流行。与病人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也会造成传染,因此在照料病人时要注意个人防护。
肠道传染病完全可防
  肠道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因为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土壤、水源、食物、餐具等,造成疾病的发生、流行,苍蝇、蟑螂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所以应该针对这些采取措施。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对饮食业从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定期体检,发现有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保护水源;改造不合格的厕所,等等。
  对个人来说,首先在认识上不能觉得拉肚子没什么,有些肠道传染病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治疗的费用也很高。其次要防止病从口入,不生吃海鲜,不喝生水,不吃变质腐败的食品,生、熟食品的刀具与容器应分开,保持餐具卫生,经常消毒;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大小便后洗手;防蝇、灭蝇,消灭蟑螂。
  另外,有病要去医院,不要在家随便吃药。抗生素对一些病毒等引起的腹泻无效,而且即使是细菌性腹泻,也应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否则会因细菌耐药而延误病情。

 

加强学校肠道传染病防制

 

目前已进入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季节,9月初学生将陆续返回学校,由于部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学校盒饭供应质量参差不齐和少数学校食堂卫生条件的不理想,在学校内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的暴发。200210月徐汇区几所小学发生了一起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共有几百名师生发病,原因系盒饭公司供应的盒饭受到了污染。根据全国和本市上半年的疫情监测资料,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呈上升趋势,云南、四川、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甲肝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今年7月份,徐汇区细菌性痢疾发病数较去年同期有显著上升,发病人数以青少年学生为主,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学校发生肠道传染病的暴发不仅会影响学校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影响到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社会安定,负面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各有关大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在开学后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制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        学校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肠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几种主要肠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并教育学生不购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2.        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规范操作,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3.        高度重视食堂、盒饭的管理工作,不供应半生的小水产品、肉类制品,不供应不卫生的食品,保障学生安全、卫生用餐;

4.        幼托、小学等机构加强儿童的晨检工作,加强对缺课儿童、学生的调查工作,发现发热、腹泻儿童劝其及时就诊,康复后方可返校返园,发现集聚性发病情况及时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5.        发病学生及时到正归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6.        按有关规定做好校内、园内的常规消毒工作。

                                              

 

预防肠道传染病

——从防止病从口入开始

肠道传染病是指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疾病,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型肝炎、O157H7出血性肠炎等,这些疾病都是由于进食或饮用受到细菌、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的。感染了肠道传染病后,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脱水、毒血症等并发症,不及时、正确治疗则可能导致死亡。因此,不能轻视肠道传染病的危害性,切实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后,应及时到正归医院就诊。

²       不生食、半生食毛蚶及炝虾、炝蟹类小水产品

²       不生食、半生食肉制品,不食腐败变质食品

²       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隔夜饭菜要

加热后再食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²       贮存的熟食品食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²       消灭苍蝇,苍蝇携带大量的病原,在其取食的过程中会污 

染我们的食物,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后就可能发病

²       不购买无证摊点熟食

²       家庭不自办一定规模酒席

²       有腹泻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关闭窗口
   
 



网上画廊  |  教师频道  |  网上图书馆  |  学校地图  |  梦之帆  |  政务公开  |  学校信息公开专栏  |  信息公开  |  在线服务  |  专栏链接  |  文明在线  |  吴中路小学岗位设置  |  班级博客  |  文明小博客  |  年度预算结算公开  |  依法治校  |  学校概况  |  家校对话  |  信息速递  |  学生天地  |  校长在线  |  校园开放日
blue.png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吴中路小学 联系地址:吴中东路500弄95号  
邮政编码: 200235 电话:6270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