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路小学标头

                                                                         


doc
相关内容列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来务工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初探
外来务工子女小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究
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小议算法多样化
2007-01-24  作者(来源):张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一理念在新教材的计算教学编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一年级上册加减法含义的教学开始就引进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允许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探索不同的算法,互相交流、比较、创造新的算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算法多样化的实质是希望每个学生能独立思考,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启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 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我们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好方法。
   
A 20以内退位减法有许多算法。第一种,数数法。用手指逐一减数。第二种,破十法。用被减数的十位先减去减数,再加上被减数的个位数。如13-5=10-5+3。第三种,逆算法。根据加减法互逆关系,用加法做减法。第四种,退十加补法。例如,13-5=13-10+5后一个5为补数。根据我的了解,实际上学生的方法还有许多。
   
B 5000毫升(  6(括号内填“=”、“<”或“>”).

在解答这种不同单位的数量大小比较的题目时,我发现同学有两种不同的算法。
   
算法一: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6=6000毫升,然后再用5000毫升与6000毫升进行比较,得到5000毫升<6
   
算法二:把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5000毫升=5,然后再用56进行比较,得到5000毫升<6
   
C 对于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什么,求这个数的题目,同学们有的用方程解答,也有的同学算术用方法解答。
   
课堂中,一些学生在大胆陈述自己的想法,被鼓励、被肯定,一些学生在认真思考,一些学生在经历了暂时冷场后,受到同学和我假设法的启发而有所感悟急于想说什么……思维的火花在教室上空相互撞击、闪烁,这一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磁场,推动着学生努力思考、积极进取,渴望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多边形周长计算时,我出示了一个像楼梯状剖面的多边形,要求同学们思考如何解答。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只要将这个多边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相加,就可以计算出它的周长。也有的同学积极开动脑筋,画草图,将这个多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然后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出它的周长。确实学生的思维是多样化不竭的源泉。在课堂上,我不禁为学生这些多种多样,多层次多角度的方法而惊叹。听了同学们多种解题方法后,我当即给予了肯定。
    
但是也有时候我会遭遇到算法多样化把握不当的尴尬。例:在一节课上,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思考,我让每个学生都来说一说。结果到了最后,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满教室响起了“老师,我还有,我还有”,导致我连计划好的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   

无疑,尊重算法的多样化,形成了一种积极思考、大胆求异的心理氛围。学生不停的举手,说“老师,我还有,我还有”,更源于我们教师的不断“索要”。如果计算方法只是为了满足多样化而刻意呼唤出来的,那么整节课会迂回曲折费时又低效。
   
算法多样化应该是学生思考的必然结果,由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各不相同,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但是当学生作为一个一个元素单独汇报时,我们教师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不仅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导致算法重复,类型相似。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学生独立解题后,有必要进行同伴交流—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有一些方法在组内就可以加以归纳,在课堂上形成某种主流,这样效果一定会更好。
   
算法多样化遭遇的尴尬,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对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没有认识清楚,以致走入了一个误区。算法多样化不是为追求多个计算方法而刻意设置的,也不是在得出多种算法后,让学生学会这些算法,从而达到每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目的。算法多样化所关注的是让学生经历创造思考、独立探索知识的过程,与同伴合作交流比较的过程,体验成功愉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算法多样化只是一种载体,它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契机。只有体会到这一点,算法多样化才能免遭尴尬。
   
如何解决才能更好实施“算法多样化”呢? 想要要真正实现算法多样化,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
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教学中,我相信学生,舍得放手,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重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想法的比较。通过小组之间同学们的反馈交流、评价、沟通,求同存异,我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思维的成果。在教学中我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处理好适合学生的算法和算法简约和优化之间的关系  适合学生的算法可能并不是最优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有所引导。
   
例: 700毫升(=7 200毫升(=2
   
这是我在教小学三年级时同学们做错的题目,怎么会发生这种错误呢?
   
同学甲:我是先将低级单位转化成为高级单位,再比较大小的。升和毫升之间的单位进率是1000700毫升转化为升应该划去30,但是题目中只有20,所以我只好将20划去,所以就有了700毫升(=7这个结果。
   
同学们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是啊!三年级同学还没有学习小数知识呢!没有办法将700毫升转化成为0.7毫升,再进行比较。所以就发生了上面这种错误。但是另一些将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再进行比较的同学则没有发生错误。同样两种计算方法,为什么其中的一种方法行不通呢?

我思考了许久,结合这道题目来说,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再进行比较,是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水平,最为合适的、最能解决问题的算法。于是我就向学生推荐使用这种好算法。但是同样这道题目对于五年级的同学来说,则两种方法都可以,我决不会做强硬的规定。
    3.
不要求算法的统一化、全面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等于算法越多越好,我经常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比这更简单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约美。但我绝对不会因为这个算法最简单就规定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这个方法。我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从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另外,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提倡算法全面化,并非让学生掌握每一种算法,而是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几种算法。在教学中,我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学生个体能力的表现,是对每一个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是一种很高的学习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很难达到的要求。而算法多样化是群体学习能力的表现,是学生集体的一题多解,是学习个性化的体现。
    4.
老师不必“索要”多样化的算法,也不必为了体现多样化,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算法”。 千万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道计算题让学生写出45种算法,看起来这种题目好象很开放的,但是会误导家长,认为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45种算法,这样势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时教材编排的算法在教学时学生没有出现,例:在解答求65连加的和时,有的同学直接运用乘法计算,5×6,学生已经超越了的“低层次算法”。所以对于5+5+5+5+5+5这种算法我认为可以不再出示,没有必要走回头路。

    5. 在肯定多样化的同时,要肯定优法的作用。有的问题有几种比较好的算法,我就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有的则只有一种好的算法,我就引导(注意:是引导,而不是压制)学生接受这一种,而不能放任自流。譬如整数加法,我班级里有个同学老是用手指帮忙,计算速度很慢。我就引导他把扳手指的动作当作一个图式印在脑子里,改用好的算法。我认为多样化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而优法是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最后,我觉得,算法多样化应是一种态度,是一个过程,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化。另一方面,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比较、归纳,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形成较为高效的方法,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熟练。所以,“算法多样化”不单单是要“多样”,而必须是要“有用”。

注:

此篇论文已经被中国教育科学杂志录用,并且刊登在20066月第一卷的第三期上面。


关闭窗口
   
 



网上画廊  |  教师频道  |  网上图书馆  |  学校地图  |  梦之帆  |  政务公开  |  学校信息公开专栏  |  信息公开  |  在线服务  |  专栏链接  |  文明在线  |  吴中路小学岗位设置  |  班级博客  |  文明小博客  |  年度预算结算公开  |  依法治校  |  学校概况  |  家校对话  |  信息速递  |  学生天地  |  校长在线  |  校园开放日
blue.png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吴中路小学 联系地址:吴中东路500弄95号  
邮政编码: 200235 电话:6270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