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区进城务工就业人数的不断增长,他们子女的教育已不仅是教育问题,同时也是推动上海城区建设和发展、体现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我校2002年9月起,主要招收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目前,我校总数的98%是外地学生。因为外来务工子女的父母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家庭收入少、居住条件差、家长文化素质低,致使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文化基础薄弱。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我们学校招收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各地方教材版本、教学要求的差异,那些中途从老家转来的或从民工学校转来的学生,在知识的衔接上产生一定的“断层”。他们的学习基础也参差不齐,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很不利于我们开展延续性教育教学工作。
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我在“如何落实二期课改精神,提高学生素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实践,觉得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非智力因素,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那么,怎样培养外来务工子女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一. 通过各教学环节着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讲课, 我的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如:在教学五年级“相遇问题”中,我安排几个学生表演相遇问题中的几种不同的情况——追及、同向、反向、还剩多少才相遇……,配之形象化的动作,学生十分感兴趣。
2)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学习节奏。数学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巩固运用,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例:我在上乘法的运算定律复习课时,改变了以往教师出题目,学生练习的模式。我请每位学生自己出一道用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的题目,然后请他们根据简便计算时所用的乘法运算定律将这些算式分类,分类完后,同学们纷纷要求上黑板练习,没有论到上黑板做的同学,则被安排当了回小老师,批改同学们做完的作业。最后再请同学们讲评,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2. 阅读课本的习惯
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让学生会看书,从书上间接获取新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同时也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内容用不同的读法。例:计算内容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应用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数学概念应精读。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要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如:在教学概念“质数”时,我及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文字,并强调其中的关键字“只有”,引导大家讨论,使学生能区别“有”与“只有”,更好地理解概念。
2)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的方法。低年级,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在课堂中,学生跟着我有顺序的看课本上的插图,要数清图中各种物体的个数,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图解。我注意采用“先讲解后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中高年级,我帮助学生建立起读书的技巧。在普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内容,难理解的地方,注意勾画,认真推敲课本上的黑体字和方框中的内容,怎样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线段图与应用题的关系,如何看懂各种图表等。
3)在课后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与培养预习习惯结合起来,在每次新授课之前,我把预习看书作为课后练习布置给学生,并提出适应任教班级学生能力水平的预习要求,指导一定的看书方法,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刚开始,我的预习要求提得低一些,细一些,有时采用填空式,随着年级的增长,我逐步采用问答式,思考题等方式。
3、 勤思的学习习惯
勤思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习惯的起点。
如:我在教学“数的整除”中的“能被3整除的数”时,我让学生任意出几个数字,然后由我表演---马上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并让学生验证,再让学生讨论我是怎样判断的,由此引入本课学习的内容。
2) 创设比赛情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一开始我就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速算比赛,第一组计算左边四题,第二组计算右边四题。
246+500 246+499
734+200 734+198
857-400 857-397
3475-2000 3475-1999
结果第一组获胜,第二组同学不服气,说第一组的题目容易。接着,我就说:老师知道你们很聪明,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使第二组的题目计算时方便一些?同学们通过对题目重新审视,发现第二组数的特点,即第二组算式中的一个加数或减数接近整百、整千。提出: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数看成整百、整千数进行加减,再减去多加的或者加上多减的。这节课上,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认真听讲,不但掌握了加减法速算方法这一基础知识,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提高。
3) 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学生大多存在胆怯心理,不少儿童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愿提,不敢提,更多的孩子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对疑难问题并未意识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例:在乘法分配律的练习课上,有位同学认为
48×98+48 48×98+48
=48×98+48×1 =48×98+48×1×1
=48×(98+1) =48×(98+1+1)
=48×99 =48×100
=48×(100-1) =4800
=48×100-48×1
=4800-48
=4752
48×98+48除了以上左边这种算法外,还可以有一算法(见右边算式)。
我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对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大力表扬,调动了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开端。
4、 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认真做作业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培养学生细心的作业习惯,首先要求要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并不是完全因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引起的,而是由于作业习惯不好。所以平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家庭环境差,我创造条件,尽量让他们在学校内完成作业。每天中午我就把作业布置好,让他们开始在学校做作业。连续两年,我放弃每天中午休息的时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课。放学后,我还在教室里开设课外学习小组,提供一个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的学习场所。中午作业做不完的同学,还可以继续留下来做。我也放弃自己的业余时间参与他们的讨论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在学校里完成作业。
2)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我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同时我紧紧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检验答案这两个细节,对学生强化态度的严格要求。因为作业演算草稿的认真程度和完成作业能否自觉检验往往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作业态度。如果学生的演算草稿也能象书写那样条理化、规范化,作业完成后对照演算草稿自觉认真验算,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练习正确率,而且对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作业完成后,我指导学生自己检查,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
3) 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的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我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今天教的是除法,那么作业中所有题目全用除法,稍有变形或引伸、综合便错误百出,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养成,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训练,也是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的障碍。因此,我认为培养认真作业习惯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不仅仅解应用题要这样,做计算题、概念题也同样如此,如:做计算题时,我要求学生读题,看清运算符号,分析计算数据,看有无简便方法。再确定运算顺序,动笔演算,这看起来仅仅是一种计算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同时包含了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4) 采用奖励机制,树立作业榜样。我们学校孩子的家庭条件都很差,他们和我们上海孩子不同,对老师发的诸如橡皮、铅笔等小奖品非常珍惜。我就开展“争得小红花”的活动。谁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得到一朵鲜艳的小红花,如果作业写得整齐时,就会得到两朵鲜艳的小红花。集满一定数量的小红花就可以到老师这儿领取奖品。每次得到小红花,孩子们都会喜笑颜开。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经常挑选出书写认真的作业,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看,并且把这些优秀作业贴在光荣榜上。有了追求的目标,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上进心,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5.准确表达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训练学生用准确、精炼、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观察过程、操作过程、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因为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教师示范,教师的数学语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语言。外来务工子女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弱,但是他们都是小孩子,模仿力很强。我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所以在课堂中,我力求达到语言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例: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不但注重自己的语言的示范作用,在教学时,还提供给孩子们正确表达的语言框架:这道题目要我们求什么?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哪个条件告诉我们了,哪个条件没有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先求什么?我先教学生说,然后让他们试者着自己说,我这样做,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了良好的影响。
2)我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讲得出的问题我一定让学生自己说,决不包办代替。例:在低年级,我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年级的升高,我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数学语言。
3)培养学生掌握准确的书写格式。
我平时注重对学生书写格式的指导,因为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还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这方面的教育,我没有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在教学除法的列竖式计算时,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因为数位没有对齐而做错的作业。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我又向学生们展示了因为抄错数字和运算符号而做错的作业。让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不规范的书写格式给我们计算时带来的危害。教育同学掌握准确的书写格式,努力做到规范书写。
二. 通过家校合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说,上面所说的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还有一般性,那么,家校合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则更具有民工子女的特殊性了。
我们学校是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先进单位。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积极配合,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我班黄某同学,每天上学准有没带的学具和作业。他有时还不完成作业。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我班黄某同学进行了家访。他父母来上海打工。因为收入少,只租了间小平房,住着三个大人和他,还有一个1岁半的小弟弟。屋子里面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更别提什么课外书及书桌了。孩子的学习用品被装在破旧的编织袋里,屋子里乱糟糟的。我找到了他的家长,把孩子的情况与他的家长进行了交流。
作为老师, 我帮助黄某建立记事本,将每日作业,第二天所需物品记在本上,并且要求他完成一项,划掉一项。每天晚上检查记事本上的事情是否完成,并对照课程表收拾书包。
我要求家长协助我的是,给孩子准备一个放学习用品的架子或箱子,检查孩子的记事本和督促孩子检查第二天所需物品。经过一个月的配合教育,黄某基本养成了检查记事本和对照课程表收拾书包的习惯,从而改掉了丢三落四的毛病,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三.通过教育鼓励和严格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民工子女生活上比较艰苦,在思想上有自卑情绪。这种思想的存在,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德育领先,做好思想工作,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根本方法。
我在课上和课外,以及在家访时,我用热情与真诚感染他们,缩短距离。同时,这些家庭几乎都有一段艰苦创业的历史,有着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精神。我要求学生把家长的这些精神变成一种的精神财富、动力,使孩子懂得树立顽强的意志。
我十分重视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燃起希望之火,用正确的方法教育激励孩子,譬如前面说到的运用奖励的手段,都是为了鼓励学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小学生的自觉性还没有形成,所以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是比较严格的。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时,我是这样做的。一开始,我每天批改他们的草稿,就像批改学生的作业本一样。要求一道都不能少。然后在此基础上,慢慢地提高要求,要求草稿的书写也要端正。渐渐地,我又改变了检查的方式,采用突击抽查的形式。像我们班徐惠同学被我抽查到好几次做计算作业不打草稿,我就对他进行了惩罚。这个惩罚不是体罚。而是我剥夺了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下课玩纸牌。只有每天坚持打草稿,才能玩纸牌。他为了能玩,只好每天完成打草稿的作业。说也奇怪,徐惠同学竟慢慢地养成了做题目时打草稿的习惯。
做得不好就剥夺他最喜欢的,相信这个方法对每个孩子都会印象深刻的。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要靠我们教师的严格教育。
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微末节之中,往往容易为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有关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培养,我研究的起点低,时间也比较短,但是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班的学生在计算能力、认真听讲、思维品质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做作业方面,两年前我刚接班时,每天按时交作业的同学只占80%,也就是说一个40人的班级每天都有近8个人不能交作业。而现在我所教学的两个班级每天交作业的同学占到了95%,也就是说一个40人的班级每天只有2个人不能按时地交作业。在作业质量方面,以前班级的作业正确率最高也只有40%,而现在班级的作业正确率最高竟达到86%。在认真书写方面,以前一个班级里能挑出4、5本象样的本子就不错了。而现在完成的作业中,书写端正的占75%。
在认真听讲方面,以前班级里的同学在上课时不能集中思想,有些同学还做小动作,讲废话。而现在不论谁走过我上课的班级,都能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发言踊跃。以前班级里的同学根本不知道数学书也要预习,但是现在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能在上课之前看看数学书,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预习比较有质量。表现为能带着问题来上课。例:有同学自学了乘法的分配律后会问我,两个数相减的差乘以一个数时,也能用乘法的分配律吗?
学生们还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不像以前,拿到题目就做。现在他们拿到计算题,首先会认真审题,运用计算法则,寻找解题的一般方法。再思考能否运用运算定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最后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做完之后,也不像以前那样往我讲台上一放了之,而是自觉检查自己的作业,有时,他们还会开展相互检查活动呢。以前我突击检查他们的草稿时,只有少数几个人打,还有许多同学连草稿本都没有。而现在每位同学都备有一本专门打草稿的本子,有时他们还会主动把草稿本给我看。考试时,班级计算的得分率从以前的70%上升到现在的90%。所以班级里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我所教班级的及格率从以前的90%上升到现在的98%,有时甚至达到100%呢。
我到吴中路小学,刚接班时,黄锦锋同学的学习习惯极差。每天上课时,他都会主动走到讲台前,态度极好的低着头对我说:“老师,我的数学作业忘记做了。”一连2个星期,天天如此。而且做起事情丢三落四,每天的书本和学习用品都带不齐。有时要他补作业,可他连笔都没有。好不容易督促他把作业补完了,但是我根本看不清他交给我的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什么字。可想而知,他的成绩糟糕透了。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黄锦锋同学的学习面貌已大有改观,现在不需要我的督促,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而且作业的质量还蛮不错呢,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我班的同学们能深入思考问题,而且思考问题比较全面。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了,有了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思维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养成。部分学生还逐步形成了肯动脑、会选择、会比较的能力,并且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在我的指导下,吴中路小学居然也有两位同学-----董秋月、廖思华通过了第十七届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的初赛,将于2006-11月-4日进入复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重视培养外来务工子女的良好学习习惯。
注:本文有关内容在
徐汇区吴中路小学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