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90年代以来,上海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上海的流动人口总数已达349万,而且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正在增加,由此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人数也就越来越多,这就不可避免地提出了如何教育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问题。
与上海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理应得到同样的关怀、照顾和优质教育。关注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增长。
徐汇区是人口导入区,有大量流动人口集聚在城乡结合部,据统计在86000人。他们携儿带女来到徐汇区,居住长的达10年,短的也有三年,还有的甚至在本区生儿育女,成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徐汇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将本校作为上海市第一所主要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而且还在部分学校安排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为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子女在生活习俗、学习习惯、知识基础上存在的差距也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当我们去思考如何实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时候,也就十分自然的要去考虑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因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基础。
教育是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中的家庭教育,无非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通过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了解,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同时能够在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性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2、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无论对于指导实践,还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是一项崭新的课题,目前对此研究不多,因此亟待加强调查研究,寻找规律和总结经验。所以本课题报告可以为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数据。
二、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对象:为本校一二年级学生、家长188 名,(采取整体取样,剔除不完全问卷,实际取样人数为188 名),以及这些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有关教师等。
2、内容:
①、通过对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在校的品德行为表现、卫生习惯、学习成绩、心理特征等基本情况。
②、通过对被调查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从家庭的基本情况、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子女的期望、教育方法和对学校的支持配合等方面进行调查。
③、通过座谈向有关教师了解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以便对调查问卷进行验证和有关的补充。
3、方法: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法(问卷法、座谈法、访问等)、实践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基本情况:
1、学生品德表现情况:
表1:尊师守纪表现情况
项目 数据 |
尊师守纪情况 |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N |
26 |
61 |
72 |
21 |
8 |
% |
13.83 |
32.46 |
65.0 |
11.17 |
4.26 |
表2:友爱同学表现情况
项目 数据 |
友爱同学情况 |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N |
34 |
72 |
71 |
5 |
6 |
% |
18.09 |
38.29 |
37.77 |
2.66 |
3.19 |
表3:助人为乐表现情况
项目 数据 |
助人为乐情况 |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N |
23 |
74 |
74 |
5 |
12 |
% |
12.23 |
39.36 |
39.36 |
2.66 |
6.39 |
上述表显示:“尊师守纪” 情况、“友爱同学”情况、“助人为乐”情况较差和差的分别占15.43%、5.85%、9.05%,绝大多数属好、较好与一般,占80-90%。
2.学生学习成绩基本情况:
表4:学生学习成绩情况(以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成绩评价)
项目 数据 |
学习成绩 |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N |
64 |
54 |
43 |
17 |
10 |
% |
34.04 |
28.72 |
22.87 |
9.04 |
5.33 |
好:90分以上。较好:80分以上。一般:70—79分。较差:60—69分。差:60分以下。
表4显示: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学习成绩:不及格占5.33%,较差占9.04%,一般成绩占22.87%,中下水平共占37.24%。学习成绩总体水平属较差。(必须指出:以上成绩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经过一至三学期的努力才取得的,据刚进校时统计学生成绩基础则更差。)
成绩差的原因分析:
(1)、入学起点低,差异大。有的学生入学年龄偏大,绝大多数学生未上过幼儿园,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基础性、常规性的知识了解掌握的相当少。
(2)、有的孩子不要读书。
(3)、学习习惯差(见下表)。
(4)、有的孩子初来上海尚未过语言关,根本听不懂老师的话,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差,反应慢,学习上存在着许多困难。
3、行为习惯:
(1)学习习惯较差 表5:学习习惯表现情况
项目 数据 |
学习习惯 |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N |
12 |
53 |
81 |
27 |
15 |
% |
6.38 |
28.19 |
43.09 |
14.36 |
5.33 |
从表5看: 学习习惯差占5.33%、较差占14.36%、一般占43.09%。中下水平占62.78%。
(2)卫生习惯较差 表6:卫生习惯表现情况
项目 数据 |
卫生习惯 |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N |
35 |
69 |
63 |
69 |
7 |
% |
18.62 |
36.7 |
33.51 |
7.45 |
3.72 |
从表6看:卫生习惯差占3.72%、较差占7.45%、一般占33.51%。中下水平的共占44.68%。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差,这与来自外省市偏僻山区,与当地的文化,卫生、习俗等习惯有关,与孩子没有接受正确规范的启蒙教育有关,也与父母本身基本的行为习惯较差有关。
4、学生心理特征胆小居多,应该引起我们关注。
表7:心理特征表现情况
项目 数据 |
心理特征 | |||||||
爱哭 |
胆小 |
冷漠 |
情绪低落 |
易发怒 |
喜欢孤独 |
固执 |
常发呆 | |
N |
5 |
133 |
29 |
3 |
3 |
6 |
6 |
3 |
% |
2.66 |
70.74 |
15.43 |
1.53 |
1.59 |
3.2 |
3.2 |
1.59 |
表7显示:学生心理特征胆小133人占到70.74%,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外来人口学生从外省市偏僻山区初到繁华的现代大都市——上海,人地两疏,感到十分陌生;初来上海尚未过语言关,根本听不懂老师的话,感到十分纳闷;各个方面要求都比较高,怕学不好怕跟不上,感到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与上海小朋友在人际语言交流上也存在困难,这一些都可能造成胆小惧怕的心理。
(二)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家庭情况:
1、学习条件差,学习环境不尽如人意:
表8:专用书桌或读书角情况
项目 数据 |
家中是否有孩子专用书桌或读书角 | |
有 |
无 | |
N |
109 |
79 |
% |
57.98 |
42.02 |
表9:家庭中是否有电脑情况
项目 数据 |
家中是否有电脑 | |
有 |
无 | |
N |
32 |
156 |
% |
17.02 |
82.98 |
表10:家庭中拥有书籍的情况
项目 数据 |
家中有多少本书 | ||||
1-5本 |
5-10本 |
10-20本 |
20本以上 |
无 | |
N |
45 |
49 |
27 |
29 |
38 |
% |
23.94 |
26.06 |
14.36 |
15.43 |
20.21 |
表11:家庭订阅报纸杂志情况
项目 数据 |
家中订几份报纸或杂志 | |||
没有 |
1份 |
2份 |
2份以上 | |
N |
55 |
64 |
45 |
24 |
% |
29.26 |
34.04 |
23.94 |
12.76 |
上述表显示:家庭没有电脑占82.98%,没有孩子专用书桌或读书角占42.02%,家中没有1本藏书的占23.94%,家中不订一份报纸或杂志的占29.26%。可见学生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均较差。外出打工,生计艰难,剩余有限,租房简陋,面积窄小,严重制约着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有的家中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在家庭中根本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文化设施条件,这对学生的文化学习,知识面的拓宽都是一种很大的制约,同时也与父母的过高期望值形成巨大反差。
2、家长文化程度低,缺乏辅导子女学习的能力:
表12:父母双方文化程度情况
项目 |
小学 |
初中 |
高中、中专技校 |
大学及以上 |
父亲 |
12.5 |
56.2 |
20.8 |
3.64 |
母亲 |
35.4 |
46.3 |
9.3 |
1.5 |
表12表明,家长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父亲占68.7%,母亲占81.7%。通过进一步了解,有的家长在调查表中填初中毕业,实际上只是念过初中而已。大部分的家长汉语拼音不懂,英语不识,所以是很难辅导自己孩子学习的。另据调查家长平时具有阅读书报习惯的仅占6.2%,由于家长不读书报知识贫乏可能也是造成子女知识面狭窄,作文困难,成绩不理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3、家长对子女文化期望值很高:
表13:对子女文化期望值情况
文化程度 百分比 |
大学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随便 怎样 |
% |
87.9 |
9.4 |
1 |
0.5 |
1.2 |
从表13可见,家长对子女文化期望确实很高,希望达到大学学历的高达87.9%,(在家长问卷中,家长对孩子最想说的一句话:“希望你的成绩一天比一天好,将来能够考上一所好学校、一所名牌大学。”可以得到佐证。)但它与家长自身的学历水平形成鲜明的反差,但不管怎么说家长从自己痛苦的经历中,从对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耳闻目睹中也已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强烈的补偿心理。遗憾的只是,目前的许多家长还只是停留在期望上,而在督促指导孩子读好书方面还是显得非常不够的。
4、家长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表14:家长对子女成材的期望
项目 数据 |
家长对子女成材的期望 | |||
能出类拔萃 |
能胜任工作 |
能应付工作 |
随便怎样均可 | |
N |
113 |
62 |
12 |
1 |
% |
60.11 |
32.98 |
6.38 |
0.53 |
表14显示“能出类拔萃”、“能胜任工作”占93.09%,这说明希望子女成才已基本成为广大家长的共同愿望,同时也说明家长传统的“养儿防老“价值观念也已经开始为“望子成才”的新价值观念所替代,它还说明家长对子女成材的期望目标正在向实惠型方向转变。
表15:对子女未来职业的期望
项目 数据 |
家长对子女未来职业的期望 | |||||||
贡献大 |
能舒逸 |
收入高 |
较自由 |
名气好 |
有权力 |
保饭碗 |
其他 | |
N |
90 |
62 |
16 |
11 |
24 |
12 |
8 |
0 |
% |
47.87 |
14.36 |
8.51 |
5.86 |
12.77 |
6.38 |
4.25 |
0 |
表15显示“贡献大”占47.87%,说明家长对子女未来职业的期望首先考虑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家长崇尚社会贡献的心态反映,是家长价值观的主流。(在家长问卷中,家长对孩子最想说的一句话:“妈妈希望你长大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要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可以为建设祖国出力”可以佐证)。 但“能舒逸”、“收入高”、“较自由”、“名气好”的确占到了54.27%,这与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实惠”“享乐”等情况有些吻合,这种家庭教育很自然的会诱使学生从小追求金钱、贪图享乐而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表16:家长心目中好孩子标准
项目 数据 |
家长对好孩子的评价(可选三项) | ||||||
听话懂事 |
聪明活泼 |
有礼貌 |
读书好 |
独立能力 |
社会适应能力 |
创新能力 | |
N |
139 |
93 |
100 |
107 |
58 |
45 |
22 |
% |
47.87 |
16.49 |
17.73 |
18.97 |
10.28 |
7.98 |
3.9 |
表16显示:家长对好孩子的评价仍然以“听话懂事”、“聪明活泼”、“有礼貌”、“读书好”为主,四项共占77.84%。这说明家长的子女观仍然以传统观念为主,(在家长问卷中,家长对孩子最想说的一句话“听话、懂事、成绩好是父母对你的希望”就是佐证。)而对“独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显然是不够的,(在家长问卷中,家长对孩子最想说的一句话中,没有一位家长提到上述内容就是佐证。)这与培养21世纪的现代人是不相适应的,它很难使孩子长大后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
5、家长与孩子正常的交流、沟通少:
“你很忙,因此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了解得很不够”。
(1)、是的:107人占56.91% (2)、不是的:81人占43.09%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56.91%的家长很少与孩子交往,这样也就谈不上对子女学业的关心督促。家长与孩子的亲密交流沟通在当今社会是十分重要的,缺乏了这种情感的交流互动,还会加剧“代沟”的产生,这样也就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亲子关系的延续和发展。
6、家长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大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家长管养,只要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不出事、不闯祸就放心了;孩子送进学校,就由学校管教,一切拜托老师。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打工者对子女的教育,可归纳为:“一吓二托三代替”。“一吓”,就是吓唬孩子,常用“不好好学习就送你回老家吃苦去”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二托”就是“全拜托”学校老师了,或是“全拜托”孩子的“自觉”了,在他们看来“树大自然直”,因此孩子大了自然也会好起来的;“三代替”是指教育方法的简单化。一是用“明天去问你们的老师去”来代替对自己孩子的辅导,二是用唠唠叨叨的说教来代替对自己孩子的引导,三是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来代替对自己孩子耐心细致的教育。
7、部分家长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有56.91%的家长忙于做生意,对孩子关心很少,了解得非常不够,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他们就是“全拜托”学校老师的家长。
8、部分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少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根据家长问卷显示:22.87%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十分简单:一般是先说理,后训斥打骂。在与家长接触过程中了解到:他们都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要好好读书的教育,但其理由是很奇特的说什么“不好好读书是要被学校赶出来的”,“你不好好在这里读书就送你回老家吃苦去”,然后是听则罢不听或者是成绩不好的时候就开始训斥打骂。另外在座谈会上还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内容不熟悉;对家长应当履行的职责不了解;有的甚至连什么是家庭教育都搞不清楚,但是有80%的家长渴望能够得到家庭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9、绝大多数外来人口家长对学校教育配合不够:
表17:家长对学校的配合情况
项目 数据 |
家长对学校对学生学习、行为要求的配合 | ||
积极配合 |
尚能配合 |
不配合 | |
N |
17 |
142 |
29 |
% |
9.04 |
75.53 |
15.43 |
从表17可见,外来人口家长对学校教育积极配合的仅占9.04%。绝大部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较差,(尚能配合占75.53%,不配合的15.43%)。如有的家长在为孩子报名入学时,一次次是表示要关心支持教育,但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教师要与其联系时,就以全家要靠他一人养活,自己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为理由而拒绝与老师联系。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教育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与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可见家庭教育在培养教育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极其重要性。所以,教育好一个学生必须进行家校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流动人口子女本身在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家长再不进行积极配合,学生成绩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流动人口子女(学生)自身情况对照(成绩好与成绩差进行对照)
表18:学习成绩与品德表现关系百分比
项目 学生 |
品德表现 | ||
好 |
一般 |
差 | |
成绩好的学生 |
61% |
39% |
0% |
成绩差的学生 |
4.1% |
78.5% |
17.4% |
表18显示:外来人口学生学习好的大多数品德也好;反之,学习差的学生,绝大多数品德也不太好。
表19:学习成绩与家庭教育方法关系百分比
项目 学生 |
家庭教育方式 | ||
说理 |
有说理有打骂 |
训斥、打骂 | |
成绩好的学生 |
31% |
39% |
0% |
成绩差的学生 |
23% |
67% |
4% |
从表19可见,外来人口学生成绩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也相对较好,成绩差的学生家庭教育方法也相对较差,显示了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表20:学习成绩与学校配合情况关系百分比
项目 学生 |
家长对学校支持配合 | ||
好 |
一般 |
差 | |
成绩好的学生 |
54.3% |
44.9% |
0.8% |
成绩差的学生 |
9.1% |
41.3% |
49.6% |
表20显示,家长积极配合学校而形成的合力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要,家长和学校教育配合的程度是与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紧密相关的。
四、结论与思考:
1、我校流动人口子女(一、二年级学生)品德情况基本良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为习惯差,尤其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较差。这与他们来自偏僻山区和家长本身的行为习惯较差有着很大关系。
2、学生心理特征的调查得知:学生心理特征胆小居多,竟占70.74%,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孩子从小产生的胆怯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如不加以克服而变成习惯,那会造成终身的遗憾。所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中,尽早的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才能适应21世纪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成长为一代新上海人!
3、家长与孩子的交往沟通少,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56.91%的家长很少与孩子交往,也就谈不上对子女学业的关心和督促,但是家长与孩子交流沟通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因为亲子间缺少交流、还会产生新的“代沟”问题,这样也就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中产生的“代沟”是可以通过增加长辈与小辈之间相互的交流沟通来跨越“代沟”的,沟通交流是架在两代人之间的一座桥,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弯下身段和孩子平等谈话,那么亲子之间的这种沟通就能得到很好的延续和发展。
4、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先天不足”(没有接受过学前启蒙教育以及城乡、地区之间存在着的差异等因素),一方面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虽然老师已经化了很大的努力,但目前学生的成绩还处于中下水平(占37.24%),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然在流动人口子女中也有34.04%的学生成绩是比较好的。这与学生本身的努力、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教师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因此从这条信息中能够得到这样一条结论:那就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也是可以提高的。
5、流动人口子女的成绩差,除了本身的“先天不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缺乏辅导能力,以及对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学校配合不力等因素而造成的。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指导。
6、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的文化程度虽然比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的父亲占68.7%、母亲占81.7%)但他们对子女的文化期望很高(大学学历的占87.9%),因此反差是十分明显的,但最为关键的还在于他们的期望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帮助在行动上仍然是严重不足和明显不够的。
7、从流动人口子女学习成绩好与差的学生自身对照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同样是流动人口子女,一般来讲成绩好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就好,家长对学枝支持配合的程度就高,反之成绩差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就差,家长对学校支持配合的程度就低。这再次证明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吴中路小学家庭教育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