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路小学标头

                                                                         


doc
相关内容列表
陈小春
陈晓东
陈奕迅
范文芳
杜德伟
冯德伦
范晓萱
古天乐
古巨基
何家劲
郭富城
金城武
焦恩俊
黎明
李连杰
李克勤
梁朝伟
梁家辉
梁汉文
林心如
 
 
 

陈浩民
2002-08-10  作者(来源):[暂无]

    在刚刚迈入新世纪之际,“十五”计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再次激起广大青年投身建设、奋发成才的强烈愿望。他们关注“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也关注“十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给青年带来哪些机遇;他们更关注“十五”期间的改革开放会给青年提出哪些挑战……3月底到4月初,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邀请专家学者,就青年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地探讨。

    ■素质教育关乎青年发展

    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管西亮说,从青年的发展看,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但是这个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哪儿?主要是那些素质更高的青年一代。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提高青年一代的能力素质、知识修养方面多作贡献。

    青年人成长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知识结构,第二个是能力结构。

    教育部门以前更多地强调知识结构,而能力结构重视不够,这次我们在能力结构上要强调素质教育,一定要在培养人才这个模式上能够有些新的创新。在能力要求上应该由知识结构向能力结构有一个转化。

    人才培养主要有六个大方面:第一是教学教育模式应该有一些新的突破。教育部提出:独立建制的中学五年之内实现“校校通”。所谓“校校通”,就是小学、中学在五年之内要连上计算机教学网络。建立教学网络,工程造价超过400万元,对于那些连教师工资也发不了的学校,无疑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但是如果中央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争取早日建成“校校通”,中国的教育系统会有5到10年的超前发展。

    将来的中国教育系统将变成由学校教育系统、计算机网络教育系统、行业和企业的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组成。

    第二个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第三个方面是师资队伍的水平建设。现在师资力量的培养很关键,因为老师对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影响非常大。第四个方面就是落实教育经费的问题。如果教育经费不能保证的话,那教学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第五个方面是教育布局结构。以前东部地区的大学也是比较分散的,这样办学效益就跟不上来,西部地区就更严重了,所以有必要对教育布局结构进行调整。第六个方面是调整教育的系统结构。这主要是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教育系统,比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初中升高中,高中可以升大学,但是如果从初中升职高,那就上不了大学了。现在教育部重点想解决这个问题。将来的中国教育系统将变成由学校教育系统、计算机网络教育系统、行业和企业的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组成。这个需要在观念上有所突破,如鼓励高教自考,打破户籍对人才流动的限制。

    ■当今社会青年思维特点是个性化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教授认为,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会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网络的崛起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变化不仅是带来多少资讯或者是提供什么功能,而且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青年一代的感知、认知世界的方式。这种对于感知世界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印刷时代,人们的社会思维是纵向的、收敛式的逻辑性思维,人们尊重传统;电视时代是一种横向的、分化的时代,青少年的标准是国际标准。到了网络时代,青年思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性化的提升。网络消费和大众传媒消费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大众传媒是社会化的消费,而在网络则是一种差异化的消费,它不同于共性的消费。

    这种个性化的消费会导致什么社会后果呢?第一就是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更多强调的是自我和个性。第二就是网络自由度的提高,无论是表达自由,还是信息获取自由。这种随便拿来必然造成网络资讯权威的丧失。这样,如果青少年把网络作为获取社会资源和社会表达的基本工具的话,在青少年当中,社会权威会进一步地消减,而作为一个社会,必须要有一定的共识和一定的凝聚力。

    我们既无法遏制网络的发展又要保持过去的传统,考虑的对策有两个方面:尽可能地开展一些社会仪式活动,强化社会评价机制。

    我们要设置一些社会仪式让青少年感觉到他们是社会的成员,他们对这个社会有责任,当然也有很多权利;另外就是要强化社会评价机制。网络上是缺少评价的,在现实当中必须强化评价机制,当然这种评价是开放的、现代的,而不是传统的。

    ■协同能力将成为

    核心竞争技能

    国务院信息办副研究员姜奇平谈道,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要通过网络这种方式建立起真正的公共关系,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学会与自己的亲戚朋友和谐相处在一个企业里,而且还要学会与那些非亲非故的人为共同的战略目标而结成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基础就是“1+1>2 ,就是认为在网络的合作中,1加上1一定要有大于2的这种效益。这个可以作为未来社会资源配置效益的标准。

    知识经济背景下,社会对青年人才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新的指标。

    按其中各种相关的能够合作的指标,这种指标与以往传统方式不同,双方在没有物质资产的基础上就可以实现各种无形资产的合作,两个公司可以超越资产进行无形资产的合作。在这种合作方式下,协同竞争能力成为未来知识经济中一种核心的竞争技能。

    未来的企业竞争将随时把自己的核心能力外包出去,并且把不是自己核心能力的外包进来,以各种方式来进行合作。

    这要求青年人才具备建立公共关系的能力。

    这种建立关系的能力并不是庸俗的简单的私人关系,而是一种公共关系,也就是我们非亲非故却也能像一家人一样。

    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要求大量的迅速的而且每天每时都在不断变化的人才排列组合。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要求那种即使生性腼腆的人与陌生人在一起,也能很快地与对方混个脸熟,这样他就能在未来社会里迅速找到自己的排列组合,适应社会的发展。这种关系的建立达到更高层次,产生的结果就是创新。


关闭窗口
   
 



网上画廊  |  教师频道  |  网上图书馆  |  学校地图  |  梦之帆  |  政务公开  |  学校信息公开专栏  |  信息公开  |  在线服务  |  专栏链接  |  文明在线  |  吴中路小学岗位设置  |  班级博客  |  文明小博客  |  年度预算结算公开  |  依法治校  |  学校概况  |  家校对话  |  信息速递  |  学生天地  |  校长在线  |  校园开放日
blue.png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吴中路小学 联系地址:吴中东路500弄95号  
邮政编码: 200235 电话:6270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