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路小学标头

                                                                         


doc
相关内容列表
08吴中路小学学术节活动方案
“有效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09学术节总结报告
2010-06-24  作者(来源):教导处

学术节活动之五:反思 分享 促进——学术节活动总结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在互动中适应

           ——吴中路小学第二届学术节活动小结暨有效教学的发展思考

校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家庭环境较差,生活水平较低,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父母忙于工作无时间教育,更谈不上对他们学习上的关心;其二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方式参差不齐,学习成绩普遍滞后。但独立生活能力较强,自理能力强,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强。从这些可以看出,外来民工子女虽然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但同时也存在着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变劣势为发展学校的财富是我们更应关注的。

主题确定的因素:

1、整改项目的落实:针对生源数量与质量问题,改变教育策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抓住生源少的优势,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教育。

2、各学科反映的学生实际情况。(校情分析)

3、数学重点学科交流中的启发。(教研员的指导)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虽然大体上外来民工子女学习的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整体水平较差,但是他们之中也存在差异。针对民工子女在心理特征、兴趣兴趣、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提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学习环境求得最佳的发展。

思考与设想:

1、 重在基础

学生在语数英主科自身新旧知识断档情况严重,老师们虽在尽力补充,但一时难以有立竿见影效果。经常遇到知识缺漏断档较多等情况。遇到学生因知识断档,无法理解新知识的问题,教师只能放下新知识暂时不讲,在课上或利用课余时间将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补完后再继续讲新课。可见基础的重要性,只有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建起万丈高楼。根据学生的情况应该重在基础,各学科梳理每个年段基础部分,加强、反复训练,我们把时间精力投入在这儿,特别是一些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作为掌握的关键内容,单元考核时也可偏重一些,甚至个别同学以此为评价标准,让孩子树立学习的积极性,同样我们的老师也看到希望,然后逐步提高。

 

2、 教材处理

关键在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教学策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前测来分析、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情况,要求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有一个预测的判断,并根据实际学情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并寻找、运用合适农民工子弟的教学策略的习惯能力,并形成资料积累。有了这些能力和资料参考,教师就可以更加自觉主动地解决对农民工子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教师自身变化的情况下,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少一点“以本为本”来处理教材,在知识更新的年代,任何教材都有不能及时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而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重组教材,从而提高教材处理的有效性。例如,数学教研员建议数学组重新梳理教材,形成年级链。对于一些过难、在运用中不常需要的内容进行删减,这些内容可利用拓展课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语文篇幅多,老师们可以精讲重点课文,一些阅读课文以流利朗读和掌握字词为主。又有些内容主题相同、知识点有联系,可是教材却很分散,感觉没有系统性,老师可以提前或者延后上。

 

3、 有效分层

重点讲讲上课分层和作业分层。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落实单一知识点,侧重记忆、重复和模拟,使其掌握和巩固基础知识;对基础好的学生,要重视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其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提问时那些简朴的问题或直接从课本上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优先考虑基础薄弱的学生,并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课堂活动的安排上,像一些机械的训练仍旧优先考虑那些基础不好的,并允许其犯一些错误,而较好的同学则提高要求,在其他同学知其然的同时,他们就应该知其所以然;在课堂反馈训练的设计上,做到满意不同学生的口味

作业是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即“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因材施教以及分层教学的原则的,因此建议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些民工子女大部分都是较差基础的特点,只要求完成与教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不断的反复加深知识点印象,重在知识的验证和记忆,让学生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中等生则多布置一点提高题,侧重基础知识的纯熟和知识灵活运用技能的提高;而对于班级中为数不多的一些好学生则另外要求加做一些如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等一些综合性的作业训练,让他们觉得有挑战性,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从而满意旺盛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设计的训练有不同起点和难度,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有针对性和挑战性,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吃饱、吃好

 

4、 评价方式多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新课程理念也多次呼吁“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可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态度、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差异性,制定了多元的评价标准。例如,这个单元重点训练学生的朗读,在单元练习中老师就可以设置一个环节的分值;数学学科正好学习计算题,我们可以设计计算题单项练习;练习设计与重在基础挂钩,给与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忌操之过急。还可预备了一个本子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写情况,读书背书背单词的情况,在最终的成绩判断上还以此作为根据,给学生加分等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又如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每次作业总要做错好多地方。可以让他用铅笔做,在批改时,尽量做到面批。只批对的,不批错的。订正时可以擦去重写。第二遍批时,才会打“×”。如果作业面清洁,字写得端正可以加分,并把加分记入作业的总成绩。

使用多元评价策略后,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较好地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效地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的发展。

 

教学其实就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多了,对话多了,出现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自然也多了。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从而改变教学的预期行为,重新构建教学过程。通过互动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同时也是情感的互动,使双方的信息和情感得到交流。所以主题确立时增加了“在互动中适应”,在师生的互动中、在教师之间的互动中,在不断的对话中、在不断的交流中相互理解、适应。

 

共勉:“五心”教育活动,即:老师在备课时,要细心:设计教学环节应多考虑农民工子女的实际状况,多设想一些独特的教学办法;在授课时,要关心:观察农民工孩孩子的表情神态,设疑解难,以他们是否听懂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在指导作业时,要耐心:以农民工子女学懂会做为检测教学效果的第一标准;在个别辅导时,要热心:用笨鸟先飞的精神,鼓励和帮助农民工子女打好基础;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要对每位农民工子女充满信心:要倾注教师满腔的爱。


关闭窗口
   
 

                                                                                网上画廊  |  教师频道  |  网上图书馆  |  学校地图  |  梦之帆  |  政务公开  |  学校信息公开专栏  |  信息公开  |  在线服务  |  专栏链接  |  文明在线  |  吴中路小学岗位设置  |  班级博客  |  文明小博客  |  年度预算结算公开  |  依法治校  |  学校概况  |  家校对话  |  信息速递  |  学生天地  |  校长在线  |  校园开放日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吴中路小学  联系地址:吴中东路500弄95号   
邮政编码: 200235  电话:6270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