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二学期吴中路小学“有效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
常规要求 |
学校要求 |
具体措施 |
备课 |
备教材——对教材系统、重点和内容要有较深领会,做到心中有数。 备学生——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学会文本细读 |
一个单元至少2篇教案撰写设计意图。 其他根据学生特点修改补充调整。 |
上课 |
讲授正确,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决关键。教学方法恰当,板书设计合理,字迹工整,规范,作图准确,面向全体学生,鼓励落后生,提高开口率,动手率。 |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内容方法选择符合学生特点。关注学习困难生。 加强日常原生态课的监控。 |
学生听得懂,能当堂完成基础性练习,2/3学生能积极参与研讨,教师有亲和力 |
作业 |
精心设计练习作业,作业量适当。批改作业要细致,不漏改,错改,批改及时,不拖拉,错误的地方,要求学生自己订正。 |
少而精,有针对性,起到巩固的目的。 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 |
备课时要注明,并先做一遍。批改细致。 杜绝使用“一课一练”。 |
辅导 |
辅导应面向全体学生,要因材施教。重视“拔尖”,努力“补差”。提高优秀率,保证合格率。课内外对落后生要多指导,多关心,及时缩短学生间差距。 |
重在缺少的基础知识补差,以及心理辅导,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 |
针对学困生制订辅导计划与辅导内容,习题样例等。 |
评价 |
监控(考核)要平时与集中相结合,检查与分析相结合,自我监控与学校监控相结合,注意学生的能力考查。 |
态度评价为重点,学能评价重在基础 |
平时的学业诊断基础占80%,提高占20%。学科活动,提升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