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荐读 | 如何鼓励孩子自立

上海学校心理
2021年06月16日 04:37

图片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一天当他们离开家长时,能自己独当一面。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情感上,家长无法眼睁睁看着孩子面对挣扎或犯错;行为上,当家长确信自己知道怎么做时又难以克制自己不提供建议,有人甚至认为好妈妈就应该为她的孩子做所有事。实际上,当孩子过度依赖家长时,更多的感觉是没有能力、没有价值感、怨恨、挫败和生气,以及对父母产生的敌意。家长需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自立,帮助他们看到自己是个独立的、有责任感的、有能力的人。


图片


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今天穿灰裤子还是红裤子?”

2.尊重孩子的努力

“分数相加可能有些难,不太容易找公分母。”

3.不问太多问题

“回来了!”

4.别着急告诉答案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我觉得可以去问问水果店老板。”

6.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你想试试主角,这会是个不错的经历。”


图片


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方法

1.让孩子可以为自己的身体做主

避免经常帮孩子捋头发、扳直肩膀、卷起裙边、整理衣领,孩子们会觉得这些动作是对他们身体的侵犯。

2.不要在细节上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

没有孩子愿意听到“你鼻子都快贴在本子上了?……写作业的时候,坐直了……系上扣子,衣服敞着太邋遢……”。孩子会不耐烦。“妈——”或者“爸——”意思是:“别烦我了。这不关你的事。”

3.不管孩子多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们

当孩子站在妈妈边上,听她和邻居谈论:“她人缘很好,就是成绩不大好。”这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像父母的私有财产。

4.不替孩子回答亲友的问题

人们经常会一遍又一遍地当着孩子的面问父母有关孩子的问题,真正尊重孩子的做法是告诉问问题的人:“让我的女儿来告诉你,只有她知道是怎么回事。”

5.尊重孩子偶尔出现的“没准备好”

不要去强迫和催促孩子,相信他们最终会准备好的。“我不担心。如果你准备好了,就可以进水里玩。”

6.谨防说太多的“不”

很多时候家长用生硬的“不”挫伤了孩子的热情,孩子会感到这是对自己的攻击,会尽其所能来反抗。


图片


小妙招

1.提示

——我能去苏珊家玩吗?

——我们五分钟后就要吃饭了。

2.接纳感受

——我现在不想回家,还能再玩会儿吗?

——我看出来你不愿意走,想玩很长时间。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真不想离开。

3.描述问题

——妈妈,现在能开车带我去图书馆吗?

——我想带你去,问题是电工半小时后就来了。

4.有可能的话,用“是”代替“不”

——我们能去操场玩吗?

——当然可以,吃完饭就去。

5.给自己时间想想

——我能在同学家过夜吗?

——让我想想。


摘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 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著,安燕玲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图片

修改于2021年06月16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学校心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