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路小学三年建设行动计划
(2007-2009年)
一、工作背景:
我校学生主要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目前有455名学生,1至5年级13个教学班,学生来源广18个省,大部分来自江苏、安徽、浙江。学校占地面积小、仅2860平方,校舍面积2120平方,绿化面积520平方。在编教工38人,在岗教工35人,退养2人、待岗1人。在岗教工中,专技人员33人,其中本科12人、占36.36%,专科16人、占48.48%,其它学历5人、占15.16%。35岁以下青年教师14人、占42.42%,50岁以上教师9人、占27.27%(三年内退休4人)。小学高级20人、占60.6%,小学一级13人、占39.4%。
学校被评为:01年上海市绿化合格单位;03年徐汇区教育局文明单位;03年学籍管理合格单位;04年优秀家长学校;06年“十一五”家教指导实验基地;06年学校体育先进集体;06年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优秀学校。学校还获得:05年徐汇区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06年“汇师杯”拓展课程评比优秀组织奖;06年全国茶艺表演优秀组织奖;07年市“腾飞中国龙”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成果三等奖,06年被吸收为市茶艺协会会员。教师中还有:上海市园丁2名;徐汇区先进生产者1名;新长征突击队(手)1名。
学校绵延着近五十年的教育史,并在时代变革中不断变迁发展。2002年9月主要招收民工子女以来,学校又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领导班子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在扩大教育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在构建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规范有序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步。近几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健康、勤奋、有信、奋进”办学宗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并在少先队活动主体性,兴趣活动多样性,课堂教学自主性中形成特色,同时在民工子女教育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目前,党政领导班子配备齐全,学校各项管理基本有序,主体德育活动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改革有序推进,科艺体卫活动形成系列,也已基本形成校本培训机制。
但在新义务教育颁布的情况下,学校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对教育内在管理规律研究不够,管理方式和方法过多依靠制度,较少关注师生情感与个性需求,规划可持续发展缺乏长远思考;对学科内在教学规律研究不够,缺乏对学科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及对学科与德育融合统整思考,指导教学工作能力和力度不强;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研究不够,师资尚未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优秀教师的数量短缺发展迟缓,骨干示范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对学生内在成长规律研究不够,管理方式和方法过多依靠说教,较少关注学生丰富的内在需求,较少关注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素质教育新理念尚未真正转化为教育新实践。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按照徐汇区教育局制定《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重点突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工作主基调,坚持“聚精会神抓教学,满腔热情建队伍,教育教学争一流”的工作思路,继续发扬学校教育的传统优势,以科研兴校、规划引领、自主发展、多元互动战略,不断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不断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办学水平,为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三、总体目标:
按照以人格魅力造就高尚、以学识魅力传播文明要求,本着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理念,遵循学校管理规律,以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抓手,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创建学校特色,基本形成学校依法、规范、人性化的管理文化;遵循学科教学规律,以实施“二期课改”为抓手,聚焦课堂教学,加强学科建设,改进教学行为,基本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规范制度;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以实施“教师发展的达标建设”为抓手,加强师德教育,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教研能力、教学技艺,完善骨干队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师德高尚、业务优良,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教师队伍;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实施“光启行动计划”为抓手,按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基本形成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有技能的培养模式。
四、主要工作:
(一)、研究学校管理规律,优化办学绩效:
1、增强规划意识:
围绕《徐汇教育“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根据《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制定落实学校办学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统一明确学校三年的发展目标;按照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师生发展的意识,基本形成上下和谐、制度规范、管理有序的校园文化;对照总体目标制订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并以教育局绩效评估工作为抓手,提高发展规划年度目标的达成度;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按照《徐汇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指导手册》要求,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同时配合教育局做好检查和督查工作。
2、践行管理规律:
加强学校管理管理研究,通过践行学校管理规律,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参加徐汇区校长学习共同体活动,通过校长论坛、主题活动研讨、人文知识讲座,学习考察实践,认真总结和反思学校管理规律,提高校长自身办学能力和人文素养。加强对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管理,突出对教学实践环节中基本规律的研究,提升校长“管好课堂,拓展课堂,激活课堂”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重点对执行规章制度制度的研究,围绕落实学校年度考核试行方案,通过公开、公平、公正评价、进一步提高校长制度化人性化管理学校的能力。
3、创建和谐校园: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努力创建和睦健康合作共进的和谐校园。坚持转变理念改进方法,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努力培育和谐精神,共同创造和谐文化。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内化形成自律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通过体验、感悟、践行、总结、提升,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继续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突出执行制度方式的转变,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重视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创设和谐文化过程中,形成人人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局面。
4、争创特色品牌:
按照“各级各类争一流”的工作思路,以及“不求整体同步,只求有所进步”的工作要求,利用素质教育实验校“示范引领、校际联动”机制,借助项目联动的常规化建设和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平台,在吸纳借鉴运用素质教育实验校资源基础上,联系学校实际寻找办学发展新增长点,坚持“以项目求突破,以规律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原则,重点在进一步推进完善民工子女教育管理机制,提高民工子女教育质量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二)、研究学科教学规律,优化教学质量:
1、加强学科建设:
继续推进实施“二期课改”方案,在确保各门学科教学质量基础上,以推进数学学科作为建设重点。主要抓好校本教研一体化培训制度建设,抓好教育科研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聚焦学生的观念,引导教师不断提高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能力,同时在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继续推进“优质课”、“示范课”评比活动,通过“二期课改”的实证研究,及时归纳总结加强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以全面改善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质量。
2、发展校本课程:
以创建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根据实情确立茶艺拓展课程,让更多学生在丰富校园生活中,比较系统了解和掌握中国茶文化知识,并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以促进和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进一步推进茶艺特色项目课程化建设,继续调动和发挥教师创新积极性,通过编写具有学校特点、有利于素质教育、符合认知特点的课本教材,使茶艺拓展型课程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3、促进教研增效:
开展对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完善符合校情、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和谐、协同、开放的教研氛围。同时组织参加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突出校本研修成效,环绕“缩短差距、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要求,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做到制定好教学计划、落实好听课、评课、公开课任务,及时完成好质量分析、课堂教学质量调控工作,开展“自主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活动,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完善评估手段:
继续加强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利用“自控、互控、监控、调控”机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日常教师教学能力基本情况档案,开展教研组教学质量情况交流和符合学生特点的学科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以及区学业能力测试工作,使其科学反映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建立“诊断、分析、反馈、调整”质量分析机制,根据学生长期学业表现来评判学业成果,以更好地体现考核的经常性、综合性、全面性。
(三)、研究专业发展规律,优化教师队伍:
1、 加强师德修养:
围绕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续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同时以弘扬
2、提高专业水平:
根据《徐汇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的指标要求,努力完成学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的达标任务。通过支持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习和职后岗位培训,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大专达标率100%(其中中青年教师本科达标率在40%以上);按照“70%的小学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全区高级职称小学教师比例达到6%左右”的要求,通过为教师创造条件、以及自身的积极努力,争取“十一五”期间有教师评聘为高级教师。
3、培养骨干队伍:
按照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要求,在徐汇区“教学指导团”组织引领下,继续加强对学校骨干教师教育培养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区骨干教师论坛交流活动,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健康成长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继续依托“骏马奖”、“耕耘奖”评比活动,大力倡导治学严谨的教学作风,以及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为中青年教师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使学校骨干教师数继续有所增长,并有教师进入徐汇区级骨干教师行列。
4、培养特长教师:
建立优化教师队伍有效机制,通过加强教师队伍有效管理,建立人才柔性流动相应制度,促进师资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同时根据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调动教师办学积极性,除完成本学科专项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特长功底之外,依托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选择参加其它专项技能培训,以提高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的能力,同时继续为特长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提供教师技艺才能展示机会,为特长教师的涌现创造良好氛围。
(四)、研究学生成长规律,优化成长环境:
1、 减轻学生负担:
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组织领导,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聚焦学生”理念,不断增强认真落实教学流程管理各项要求,努力提高教学流程各环节的质量自觉性。通过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策略、手段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通过总结推广“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经验,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通过建立课堂教学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激活课堂教学活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2、完善主体德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主体性德育的原则,完善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标志的德育体系框架。注重“两纲”教育在学科教学和活动中的有机融合,加强学科教学主阵地隐性德育显性化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班队活动、社会实践、环境熏陶等途径,互相补充,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3、建设文体工程: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施“光启行动计划”,认真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科艺体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艺术、科技传统优势,以项目带动方法推动文体工程开展,推进“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工程示范区”工作;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教育思想,强化“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理念,加强对学校体锻工作组织管理,巩固四年级学生学游泳成果,建立促进经常锻炼活动机制,让学生再学会一项运动技能本领。
4、形成特色系列:
在抓好茶艺校本课程建设基础上,继续组织其它特色兴趣小组活动,通过科艺体卫活动与课程教材改革相结合、与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相结合探究与实践,初步形成“歌舞表演”传统文化、“琴棋书画”艺术教育、“跑跳踢打”健身竞技、“织绣编结”民间技艺特色项目系列,同时通过建设“一校一品”科艺体活动,不断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以提高全体学生身体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艺术修养。
五、保障措施:
1、成立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由党、政、工、团等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年度落实工作计划,并组织安排日常推进工作,以确保行动计划目标的落实。
2、组织召开教工代表大会,认真审议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重要意义,同时形成共同参与行动计划意识和统一参与行动计划行为。
3、领导小组具体做好协调推进工作,各部门把落实行动计划作为工作重点,党组织发挥政治保证作用,教导、总务、工会按职责要求全面组织落实各项具体目标。
4、按徐汇区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基础性指标、徐汇区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发展性指南,每年及时做好自查、自评、自纠工作,以保证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实施。
5、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要求,建立日常检查、评比总结、表彰机制,对在推进实施行动计划中取得显著成效部门和个人,学校安排一定专项经费给予表彰奖励。
6、根据行动计划对设施设备要求,调整学校教育经费的预算比例,有计划加大对设施设备的投入,按徐汇区教育局现代化配置标准,逐步满足教育教学一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