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想象力?应该说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世界。”曾经听到过这样几句话“上美术课要属想象画最容易上,发几张纸头、看几张图片,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作画了,连绘画步骤都可以省去,因为想象么,要凭学生想象力。”这段话是那一位同行的高论,我无从探究,至于这段话正确与否,从实践中就能很快得出答案。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年级一个普通的班级里运用以上这个方法上了一堂“他们的本领真大”的想象画课。结果我统计了一下,有90%的学生依样画瓢,只是单纯的临摹,就连临摹的象样的也屈指可数。另外10%的学生在临摹的基础上可以略微添加一些背景,如太阳啦、草地啦之类。这个结果确实是很令人担忧的。并不是这些学生缺乏想象力,而是教师没有真确的去引导。试想一下,一个独立的电灯泡,没有任何导线,没有任何电源,他如何会发光。小孩子的大脑是一个无限的正待开发的空间站,可以说如果教师引导正确,他们的想象空间可以扩展的比大人更广阔、更无限。
在实践中,我的确尝试着运用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想象画教学就好比一个大容器,我从成功与失败的溶液里提炼出了一些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法,不敢独享。总结一下可分为:情绪与兴趣的调动、构思内容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培养,三大方面。
一.情绪与兴趣的调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容易被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物象所吸引。因此教师在课上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形象美观,色彩鲜艳的实物或图片调动学生喜爱的情绪,激发起跃跃欲试的绘画兴趣,切莫出示一些立体感很强、但色彩单一的类似于素描的图片。其次可运用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作为整堂课的导入。记得有一次,给一个刚上完体育课的班级上课,课题是“自编自画”。那天,天气很热,学生都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我走进教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黑板上悬挂了一排类似于连环画的大型彩色幽默图片。学生的一双双眼睛马上从四处游荡的状态恢复到目不转睛。我趁热打铁,开始了一个简短的故事,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整堂课没有一个学生心不在焉,课堂气氛异常的浓烈。这就是调动学生情绪与兴趣的效果。
二.构思内容的启发与引导
构思,学生往往觉得很困难,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深入生活、深入学习,如何从生活和学习中提炼素材。现在的学生往往习惯于把别人的构思依样拷贝下来,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带有一定的依赖性,盲目性。教师如何去启发、如何去引导,相当重要。我采取的是适当的点拨与集体的讨论再配上一些投影与录象等电教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从迷茫的海洋中能迅速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大陆,并进行开发、利用。例如在给一年级上一堂名为“大树下”的想象画课的时候,学生刚开始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几种构思上面。如:大树下跳绳、大树下给爷爷端茶等。我于是进行了适当的点拨。我问学生,一年里有哪几个季节?这些季节都分别有什么特征?大树都分别有什么变化?从而使学生想起秋天——落叶的季节,可以在大树下扫落叶,冬天——下雪的季节,可以在大树下堆雪人等。通过集体讨论,学生们的思路充分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构思应运而生,这就是教师适当点拨的结果。
三.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只注意学生绘画的效果,而忽略对学生学习能动性进行培养,教出来的学生独立做画能力相对而言比较缺乏,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适用于一切物体的普及型绘画方法,这种方法一旦掌握,对于独立打形、独立上色,基本上没有问题,在这种基础上再追求绘画效果才能顺理成章。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画一副想象画,每想到一样物体都要教师把基本形和步骤在黑板上演示,那么,全班这么多学生,需要多少教师才能把他们一一教会呢!何况每个学生接受能力都不一样,那么,岂不是要活活累死教师!对于这一点我采用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分析作画的能力。每堂课课前几分钟,我都会找一些结构非常简单的物体,让学生自己独立用几何形概括、分割,看谁概括的最简洁、最形象。这种方法使学生不再一味的只注重局部变化,而忽略大体形。他们首先考虑到了整体形,先整体后局部成为了他们绘画的一种习惯。涂色方面我强调,以三原色搭配为主,其他颜色为次,使学生涂出来的色彩不再灰暗,而是非常的明快。混色法,我只要求高年级能作适当的运用,增加立体感,使画面色彩略为丰富、有层次感。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这两种方法的引导下被带动了起来,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物体,他们不再依赖于教师,而是能独立打形、独立上色。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